历史气候相关论文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学者们针对不同尺度的生态与进化过程如何构建植物群落多......
“从2010年到2030年,中国每年需要投入250亿元用于缓解旱灾的威胁和避免由此生成的严重农业损失。仅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每年就需投......
针对LASG/IAP发展的耦合系统模式FGOALS-g2和FGOALS-s2,评估了其对热带太平洋沃克环流气候态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沃克环......
文中基于历史文献和旱涝等级法,重建了辽金时期(907~1234年)西辽河流域旱涝序列,并利用多种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自西周以来,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不断,势力此消彼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中原王朝(西周、后唐、后晋、西晋、北宋、南宋、......
根据中国历史气候记载和新近在欧洲发现的北京早期器测气象资料, 研究1743年夏季华北高温极端气候事件, 指出这是中国最近0.7 ka来......
古代文人笔记不仅是了解古人生活的重要资料,也逐渐成为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重建资料。当代人了解历史气候的演变过程,可以为未来......
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是中国数量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强应用计量方法分析中国古代朝代更迭的论文《中原王朝被征服的计量历......
从官修正史、方志和历朝纪事本末、区域气象灾害年鉴等历史文献资料中提取关于陕甘宁交界地区(元前期陕西四川行省的西北部以及元......
小冰期是距今最近的全球性冷气候事件,是至今研究历史时期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重点时期,它曾对世界和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
气候的点滴变化对社会经济、人类生活及生态环境建设影响巨大,研究历史气候的发展轨迹,探索预估未来气候的发展方向日渐成为气象学界......
本文尝试由历史文献记载直接反演网格式降水量距平场.这项探讨是利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功能,以"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1)为基本资......
1823年(清道光三年)我国发生大范围、多流域的严重雨涝,这是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的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文章依据历史文献......
本文根据我国历史文献中的沙尘记载,讨论历年记录地点的南部边界的变动,指出南界地带的大致分布及其随北方地区的干湿气候条件而南北......
利用清代宫廷档案"晴雨录"南京、苏州和杭州的逐日天气记录,复原了18世纪三地的年、季和月降水量序列;论述了将"晴雨录"的逐日降水......
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某些异常曙暮光、日月和天空颜色异常现象,可能是在适宜条件下由重大的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尘幕所致。将15世纪......
高空气象探测是气象综合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为天气预报提供实时资料,也是历史气候演变研究方面所需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新......
主要利用《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等历史文献旱涝等级资料,采用气候学分析中常用的插值方法,建立中国东部地区(106°—122......
研究温暖气候背景下的1784~1787年发生在我国东部的持续大范围严重干旱事件。根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绘制历年旱灾和饥荒地域实况图,并将各地河......
研究过去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事件及其社会响应,有助于辨识当前旱涝灾害事件发生特征的历史地位,可为灾害风险管理和环境变化适应提供......
利用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拉萨段)近600 a的历史气候代用资料,统计了各资料的年代序列,并用相关、功率谱、谐波、趋势分析等气候......
提取《湘绮楼日记》中1869~1916年间长沙、衡阳地区夏半年(4~9月)的逐日天气记录,重建4~9月逐旬平均降水日数序列和6~7月逐候平均......
1730年(清雍正八年)7—8月,我国黄淮地区连续暴雨17 d,引起黄河、大运河和淮河暴涨、决堤的大范围洪涝灾害。这是小冰期中相对温暖时......
我们常常感叹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实际上,时间并非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它带走了岁月,却也留下了痕迹。在自然界,气候环......
1670/1671年冬季中国东部地区异常严寒。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该寒冬实况,绘制了雪、冰、冻雨和动植物冻害的地域分布图,连续降......
对中国历史气候记录的研究表明:准周期性是过去1000年间中国东部各区域的干湿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各区域间主要周期变化的位相差异......
俗话说 “出门看天色,进屋看脸色”,可见天气预报对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尤其是人们在准备外出时,总会关注一下当日或者近期的天气......
对海安地区史志资料作了搜集与整理,利用Mann-Kendall法对该区1951年以来汛期总量与夏季最高温作了突变检测分析,以对该区近1000年来......
根据1470年以来鄱阳湖流域各类旱涝史料,按照地形和流域分区重建的原则选取区域内11个代表站点进行干湿序列重建,通过面积加权法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云南地处北半球低纬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多种季风环流的影响。其气候的演变,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气......
利用历史资料、季风指数和气候记录对最近发表的由石笋古气候记录提出的东亚季风强度与中国朝代兴亡的关联性进行检证,指出这种关......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中是一个承前启后具有过渡意义的分裂时期,对于其分裂原因论者甚多.本文以社会学角度,从经济基础的改变、自然环......
整理了1928年甘肃救灾档案资料《甘肃省民国十七年各县灾情一览表》,通过提取该档案中的被灾地域、灾民人口、灾情状况等数据,建立以......
The amplitude and rhythm of temperature changes at inter-decadal and inter-centennial timescale were studied, based on t......
概述了中国历史气候文献记录的系统采集、校定、整理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及其最终完成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一书的内容和特......
长期以来,学界将先秦时期生存在我国北方的野象默认为属于现生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这个种,且针对其环境指示意义有过不少讨论......
以旱涝史料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滑动平均方法、累积距平方法、小波分析方法等统计方法对旱涝灾害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表明:1)......
苍山雪与历史气候冷期变迁研究*于希贤〔作者案:此论文是1978年所撰写的《苍山雪与云南历史时期气候变迁》改题而成。原文为1974年开题研究,经......
过去30年里,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这一研究领域中每次重要的进展,都伴随着资料的开拓和方法的创新。有鉴于此......
中国古代文学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密切。一年有四季,而四季气候有别;不同的气候决定了四时迥异的"物容"或物候特征;气候及物候影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