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范畴化相关论文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框架,对近五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范畴模糊化和去范畴化现象进行简要分析。从原......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不断推陈出新,“行走的CD”“行走的图书馆”“行走的ATM”“行走的厨房”等新表达在微信、微博......
汉语中的否定通常表达对某一场景或某一命题的否定,在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词层面上表现为否定语素,如“不-”、“无-......
学位
文章分析了构式“V你的(NP)!”中常项构件和变项构件特征,认为该构式的构式义为“言者对听者的行为表达否定态度,要求听者专心V(NP......
“着”和“在”均是从表示方位关系的动词语法化为持续视点体标记的,但两者的语法化过程存在程度和路径两方面的差别。语法化程度......
称谓语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构建作用.因此,社会语言学从历史文化角度对“同志”如何从一个称谓词衍生出“同性恋(者)”的义项进行过......
介词“对于”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动介跨层结构“对+于”,早在隋唐五代时期的汉译佛经中就已词汇化为介词,其多样的介引功能远较今天......
形容词“高兴”有时能带小句宾语,这时它具有叙实谓词的功能。通过调查发现,这种“高兴”倾向于用第一人称主语,一般没有是非问和......
传统语法所划分的借用动量词和专用动量词,实质上是"动作动量词"和"事件动量词"的区别。"事件动量词"又可分为"强事件动量词"和"弱......
双音节介连兼类虚词“鉴于”的介词用法来源于由动词“鉴”和介词“于”组成的动介跨层结构。这种虚化滥觞于隋唐五代宋时期,此时......
基于历时语言学的视角,从语义漂白和去范畴化两个侧面探讨日语新词"萌え"从"萌える"的连用形向类词缀变化的过程。从语义上来看,"......
摘要:“VP到底”可表空间、过程或程度,“到底VP”可表主观时间和确认等意义。导致“VP到底”语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V的语义特征,导致......
副词"终于"是由"动+介"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当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时,介词"于"的介引功能弱化、消失,发......
范畴的动态性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而词义变化是语言范畴动态性的最根本体现。词义的丧失或弱化,泛化或虚化,词汇化或语法......
量词是汉藏语系里特有的一种词类,以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活跃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一般来说,量词跟在数词后面形成数量结构......
以"山寨X"词串为考察对象,探讨该词串在衍生过程中的语义、语用框架的模因机制;在经历心理固化,构建"山寨X"词语模过程中,"山寨"语素的去......
由疑问代词"谁"和简单性动词成分"X"构成的"谁X……"非疑问结构是一种构式。当言者针对语境提出与预料相背的信息时,该说话者表达......
期刊
疑问代词最典型的用法是作为一种语法手段,在特指问句中,传达疑问信息。疑问代词去范畴化的实质就是其逐渐丧失范畴属性特征的过程......
具有隐性否定意义的副词"干"是名词和形容词"干"发生去范畴化的产物。从历时角度看,副词"干"由名词—形容词—副词这一路径演变而......
期刊
“非常X”最典型的用法是用于包含时间性的抽象名词。“非常X”也存在着去范畴化现象,具体表现为,由时间性的抽象名词到不具时间性的......
新语素的生成和演变是时代的产物。新语素无论是形式的确立和还是意义的演化,都是去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的结果。语素化是新语素生......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于今"界定为兼类词,副词兼名词。从历史层面看,两种词性的"于今"均来源于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是由介词短语词......
本文以当代汉语词库中的一组新兴词族"X女郎"为考察对象,探讨了它们的形成机制与语用动因。就其形成机制而言,"X女郎"首先模拟了原......
动趋式结构可描述为位移事件结构,位移事件句存在着目标取景与过程取景方式的不同。动趋式粘合式结构的典型性与事物位移行为密切......
文章通过一定规模的真实语料对不同人称和"认识动词"的搭配情况进行定量考察,分析汉语传信范畴在话语中的使用情况,试图从认识立场......
"你是说X"是汉语口语表达中常见的引述回应格式。其引述的方式有直引式引述和转换式引述两种,由此带来原述话语和引述话语之间存在......
"则"和"已"在先秦有四种不同的组合,助词"则已"只有在组合"则(连)+已(动)"的基础上,并且只有在构式"[-A]+[则(连)]+[已(动)];[A],......
"再说"最初是一个结构,后来词化为一个词。一般的词典上列"再说"为两个义项,但实际上"留待以后处理"义的"再说"有动词和助词两种词......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普遍具有的一种语法演变规律,语法化的过程是一个去语义化、去范畴化、类推和重新分析的过程,它能导致新结构、新......
股市用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变体。股市用语与通用语词相比,既有结构形式上的相同之处,又有跨语域使用、渗透性和跨语言吸收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以去范畴化为出发点,通过与范畴化的对比分析了其功能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以"given"为例阐释了去范畴化在语义及句法上的表现......
汉语中的个体量词(分类词)比度量衡量词的语义虚化,可以看作一种功能词,但是语法化程度不是很高。个体量词来源于名词等实词类。在......
本文认为认证义动词虚化的起点是"去范畴化",句法方面表现为谓宾动词句法特征的衰减,语义方面表现为由客观表达变为主观表达。"认......
反义复合词在整个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自成一体,具有特殊性。两个相反或相对的语素受并列框架的语义赋值,带有周遍性的语义特征。在......
介词"关于"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动介跨层结构"关+于",该形式是典型的句法—语音的错配现象,早在隋唐五代时期就已词汇化为表关涉义介......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基于Hopper and Thompson(1984)提出的语言去范畴化是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本文对汉语“有一种…......
重言式,又叫同语、同义反复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重言(tautology)由两个希腊词素“tauto-” and “-logy”构成,字面意思为“相......
从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及语义内涵等方面对汉语"量词"词类范畴进行动态考察,发现汉语量词在"去范畴化"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三个方面的......
诸如“你算什么医生”,“这叫什么医院”这类“X Vj-什么Y”构式是现代汉语中常见构式,尤其在口语中使用频率甚高。目前,不少学者......
学位
从Hopper和Thompson提出去范畴化的概念并对名词和动词两种词类范畴的去范畴化现象进行研究之后,国内外很多的学者进行了更多的广......
摘要:复杂性是句予的特征之一,同时句法复杂性也是衡量二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实例分析句法复杂性出发,然后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