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层结构相关论文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常用的“X于”型单词为研究对象,采用描写与解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现代汉语中近义“X于”型单词......
随着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的兴盛,学界更加重视研究语言单位中的个案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本文旨在讨论介词“于”语法化后在构词......
现代汉语高频疑问词“哪”有两种词性:代词和副词。因此,“哪有”连用后也存在两种情况,我们记为“哪1有”和“哪2有”,且各自的语用功......
X于结构的成员众多,性质复杂,从句法层面观察得到如下认识:X于中的于可为类词缀,也可是词缀;单音节的X包括动词(或动语素)、形容词......
构成跨层结构的两个成分组合在一起,以固定的顺序表示固定的意义,具有特定的语法功能,长期相邻使用,频度重复,逐渐凝结为一个整体.......
双音节介连兼类虚词“鉴于”的介词用法来源于由动词“鉴”和介词“于”组成的动介跨层结构。这种虚化滥觞于隋唐五代宋时期,此时......
“就是”作为连词产生于元代,发展和成熟于明清,并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其主要功能为假设兼让步。它在假设连词“就”的基础上形成,并......
派生方位词"之上/下"是由助词"之"和名词"上/下"经常共现由跨层非短语结构重新分析而来。"之上/下"已经脱离名词范畴,由实词虚化为虚词,是......
《论语·为政》第七章一般标点为"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中,"至于犬马皆能......
摘 要:本文从现代汉语复合词“V+于”结构出发,研究它的历史发展、语法特点和词汇化过程,并追溯它成词的原因。 关键词:“V+于”复......
“无怪乎”从跨层结构短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街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涉及的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有:跨层结构词汇化、分界转移引发附缀......
跨层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近年来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成为汉语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很多成果,蔚为大观。本文主要以研究方法为主线......
OFDMA在BWA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基于跨层网络结构,在OFDMA系统中提出了公平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在保证系统的频谱利用......
现代汉语“貌似”由古代汉语跨层非结构短语发展而来,其词汇化过程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描写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可以看......
现代汉语中有两个"在乎",表"在于"义的"在乎1"和表"在意、介意"义的"在乎2"。"在乎1"是由跨层结构"动+介"词汇化而来,主要形成于[......
摘要 路层结构的词汇化是汉语词汇衍生的一条途径。本文对“而已”、“从而”、“匾而”、“否则”、“由于”、“终于”六个词汇......
历时演化层面上,"莫不"有两条演化路径:路径之一是跨层结构1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否定副词"不">范围副词"莫不";路径之二是跨层结构......
跨层结构“为难”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常处于“NP以为难”句法结构中,这一跨层结构是由判断义谓语中心词“为”和形容词“难”......
河南方言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适用范围很广的表原因的后置成分"嘞/哩事儿",意思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的缘故"。其中,"嘞/哩事儿"在......
现代汉语中的“几乎”是一个副词,但其成为副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几乎”是“几”+[“乎”+np/vp],“几”意为“接近......
"无论"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连词。它经常放在一个短语或句子前面,引出一些条件。连词"无论"出现于隋唐时期,是上古汉语......
随着董秀芳(2002)的出版,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引起了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管是在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单独......
“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
“势必”“想必”和“谅必”都是跨层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势必”是“名(势)+副(必)”的跨层结构形成的,是“势”在源结构中复......
疑问副词"莫非"至迟在宋元之际就已产生,它并非直接由义为"没有谁/什么不是"的跨层结构"莫非"衍生而来,而是与测度疑问副词"莫"、"......
跨层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语言系统内部的调整,这种调整是以语言的内部需要为动力,在语言使用者的参与下完成的,其形成后又会反作用于......
从上古到中古,"时候"由并列短语到并列名词,并进一步演变为偏义复合词。"的时候"组合出现在明代,到清代有了较大发展。在"X的时候,......
“动/形+于”跨层结构词汇化形成的“X于”类双音节词主要是动词,另外还有副词、介词及一些兼类词等,数量比较多。文章详细地考察......
汉语中,“而”作为连词主要用在它所连接的前后项之间,但现代汉语中的“从而、继而”等“X而”类词和“而后、而况”等“而X”类词......
文章认为,介词"基于"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动介跨层结构"基+于"。"基于"用作动介跨层结构的时间很长,"基于"词汇化为介词的萌芽期是19......
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很+是"是一个同形异构形式,可以分为"很是1"、"很是2"和"很是3",其性质和意义均有所不同。"很是1"是一种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