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事件相关论文
本文主要研究汉语的位移事件类型特征,通过位移事件角度考察汉语“动趋式”的第二语言习得情况。基于Tamly的语言框架类型理论,对......
学位
西班牙语的动词框架特征影响学习者汉语位移路径的表达。从位移事件的类型入手,可以发现中高级汉语水平的西班牙语母语者位移路径编......
位移事件词汇化模式理论从莱纳德·塔尔米(Leonard Talmy)的两分法发展到丹·斯洛宾(Dan Slobin)的三分法,为研究位移事件语义层与语言......
位移事件是指动体的空间位置相对改变的运动事件。位移事件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不同语言背景下人们在描述位移时如何组织语言。......
“位移”事件之于人类十分普遍。诸语言中,位移义的动词也多包含在基础词汇中,并在为表达复杂事件、抽象状态提供基础这一点上具有......
本文以矢量为“离开”的动趋式为例,讨论动趋式与位移事件表达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把动趋式纳入到Talmy的五类框架事件理论下,研究趋向......
汉语和英语同属于附加语框架语言,本文分析其运动事件框架包含的语义成分,如路径、方式、原因、动作,提出两种语言中运动事件框架......
位移事件由五个要素组成:位移物体、路径、方式、原因和发生背景。其中路径是位移事件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成分,没有路径就不称其......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注意力视窗的视角下分析对比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原著里位移事件的翻译,以探讨如何实现原文与......
文章从事件的角度对“述+上来”所表达的语义进行了分析,认为“述+上来”可表达空间位移事件和状态位移事件,空间位移事件包括物理空间......
从语义角度看,“从”介引的事件角色,其语义范畴由空间域隐喻映射到时间、数量、状态、来源。依据等认知域;“从+X”对句中动词具有选......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与“去+活动场所++V+O”句式的比较解析了“到+活动场所++V+O”所投射的事件意义及其语用价值。并且,借助Talmy的“......
现代汉语中的"去"是一个典型的位移动词,在"去VP"结构中,这种位移通过隐喻由物理空间层面投射到心理空间、时间层面和泛方向空间等非物......
文章从意义出发探讨位移事件各概念进入句子结构的组合方式规律,进而探究位移事件的表达方式特征。结合"运动、路径"的多种编码方式,......
近年来,位移事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根据Talmy(2000b)对位移事件概念要素的划分,[方式]属于外部要素,是作为宏事件的位移......
本文根据"述+上来/下来"所表达的位移事件类型的不同,对补语"上来"和"下来"的对称与不对称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述补结构表达空间......
<正>Iraide Ibarretxe-Antu?ano. 2017. Motion and Space across Languages:Theory and Applications.Amsterdam/Philadelphia:Jo......
“V+去”和“V+走”在动词的选择、可能式的构成和界性特征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V+去”中表达自移事件和致移事件的动词在......
位移事件有时间和空间两重属性,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位移事件的空间属性;空间概念上位移事件又分为自移事件和致移事件两种类型。本文......
位移动词是位移事件中核心概念——“运动”在句法上的投射。本文分析了维吾尔语中自移动词、他移动词、共移动词三类位移动词的句......
":路径"是位移事件框架中最重要的因素,它表达位移实体移动的方向与路线。在不同语言中以不同的编码方式呈现,存在语言类型上的差......
本文以矢量为“离开”的动趋式为例,讨论动趋式与位移事件表达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把动趋式纳入到Talmy的五类框架事件理论下,研究趋向......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写作也渐渐被看成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是写作者将自身对写作对象的认知、思想转化为一种输出活动,对信......
背景语序类型在位移事件研究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对语序变化丰富、兼具OV/VO混合特征的江苏等地方言和彝语支等藏缅语的考察,有助于......
本文以Talmy的“移动事件框架理论”为根据,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类型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中存在Talmy提出的六类虚拟位移......
维吾尔语位移事件表现出较丰富的词化模式,兼有动词框架和卫星框架两种类型,这与路径的[±有界]的属性有关。表现在语用倾向上,在......
框架作为一项重要的认知工具,可以反映人们理解和认识世界的特定方式,框架将意义识解和生活经验、百科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在语境下......
“虚拟位移”指的是位移主体没有发生任何实际移动,但却通过具有位移义的动词或短语进行表述的一种主观的、假想的移动。20世纪90......
"往"字短语在动词前、后分别构成A、B两种格式。"往"在A、B式中存在着功能差异:A式里"往"既能标引位移的目标、终点,也能标引方向;......
指示路径虚拟位移包含的认知要素有位移主体、位移、路径、方式、持续时间和距离。认知要素的语义特点体现了人类内在的认知过程,......
动趋式结构可描述为位移事件结构,位移事件句存在着目标取景与过程取景方式的不同。动趋式粘合式结构的典型性与事物位移行为密切......
英语way构式是一种特殊的构式,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即[SUBJ_i[V[Poss_i way]OBL]],表达一种典型的空间位移事件。Jackendoff最早提......
“往”字短语在动词前、后分别构成A、B两种格式,两式在动词的类、“往”的宾语和“往”的标引功能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位移事件......
位移体空间运动的参照,由“处所词”充当,按语义特征可分为“起点”、“经过点”和“终点”等。由介词标引的处所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
从位移方式表达的精细度和方式动词库存量来判断,汉语位移事件的方式凸显度较低。但是,与低方式凸显语言常常不编码位移方式不同,汉语......
虚拟位移最早源于Talmy(1975)的著作中,称为“仿真位移(Virtual Motion)”,Talmy(2000a)最终定义了虚拟位移的概念,是指用句子的字面意义......
位移事件的词汇化存在语言类型上的差异。本文在Talmy(1985,1991,2000a,2000b)和Slobin(2004)的基础上提出汉语属于广义均等构架语......
人的认识中空间因素对其表达空间位移范畴的方式起着取决性的作用。人怎么认识空间,即行动的环境会有对应的空间位移范畴表达方式......
本文是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背景下对现代汉语介词“向” 做的一个个案分析。介词“向”和名词或名词词组组合既可以在动词前作状语......
“位移”事件之于人类十分普遍。诸语言中,位移义的动词也多包含在基础词汇中,并在为表达复杂事件、抽象状态提供基础这一点上具有重......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从位移事件和事件结构的角度对“述+上来”、“述+下来”、“述十上去”和“述+下去”四类述补短语......
位移是事物所处的空间位置发生的相对改变。位移事件是位移动体从源点开始到终点结束的一次位移运动。位移事件的研究帮助我们分析......
趋向动词以及趋向补语句是现代汉语中研究的热点,也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主要以动趋式“V+开去”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主义语法......
空间位移事件是人类活动经验中基本概念之一,所有的语言都需要表征位移事件,同时也可能把这一认知模式投射到其他的概念域。位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