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震机制相关论文
甘东南地区位于青藏块体东缘的秦岭褶皱系,区内构造关系复杂,发育了一系列几何特征、运动性质和活动时代差异较大的活动断裂带。该区......
震前温度异常升高表明了地球内部热能在震区集聚的事实,这是理解判断地震成因和发震机制的关键所在。根据地壳中存在局部热能集聚和......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岷县-漳县发生Ms6.6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结果,震中位置为34.5°N,104.2°E,震源深度......
在讨论地震地质背景基础上 ,综合分析了震区的深部构造、地表活动断裂、地面形变、极震区展布方向、震害、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等......
在总结甘肃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的发震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本次地震是位于......
根据两次地震的宏观考察结果、地震学有关参数以及最新的有关人工地震勘探资料的综合分析 ,讨论了两次绵竹 5级地震和 1994年江油 ......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主震和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和发震机......
采用高精度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 ,查明了玛纳斯地震区玛纳斯背斜的浅部地壳结构特征 .它主要由一个逆掩推覆构......
安宁河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带.通过对安宁河断裂带构造格架的研究,对发震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概念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
在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区域构造背景、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基础上,阐述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格局,并利用横断层对龙门山断裂带......
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是一条板内地震活跃带,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华南沿海的防震减灾和南海北部的新构造活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
从雅安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各种媒体上有关地震成因的推测、分析、判断甚至争议就非常热烈。4月22日下午,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雅安地......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 2 0 0 2年 1 2月 1 4日玉门 5 .9级地震主震和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次地震的发震......
在总结甘肃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的发震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本次地震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