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震相关论文
地震化石是暴露地表的古地震遗迹。对形成于地壳较深层次上的地震化石开展综合研究,可以直接获取有关震源破裂过程和方式、震源附......
一、引言大震前地震能量的释放过程、分区特征等作为一种预报参量的提出,或服务于孕震机制的理论探索,不少中外学者做了许多有益......
应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获得的1998~2005年4期重力场变化观测资料,结合EGM2008的重力场模型作为区域背景场。对2008年新疆于......
摘要: 2013年四川芦山“4·20”MS70地震和1994年美国Northridge MW67地震的近场同震位移均表现出破裂未达地表的特征,利用1999~20......
综述了成组地震以及地震静应力触发方面的研究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 :如何应用震后静应力变化研究成组地震前兆 ;如何区分地震......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区域网1999、2001、2004、2007年观测资料及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区域网2009、2011年观测资料,解......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了震惊全球的MS8.0特大地震。汶川地震震前各种可识别的异常仅20多项,而1975年2月4日海城MS7.3地......
结合典型震例,探寻地壳形变与地震的关系一直受到地震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中,水准资料由于历史悠久,垂向精度高,在我国从1966年邢......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岷县-漳县发生Ms6.6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结果,震中位置为34.5°N,104.2°E,震源深度......
大量的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大陆内部孕震层底界普遍存在流变层(中下地壳)。除解耦作用外,底界流变层的活动可能对上覆地壳的地震孕育......
从地震学的角度对姚安、澄江和丘北地震的孕育进行追踪研究 ,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 3个月时间内发生多次中强震 ,震前云南省地震学的......
前言在地震界,有一个共识,说地震是世界性难题,也就是说地震是不可预测的。那么地震真的是不可预测吗?不!地震是百分之百可以预测的......
系统研究了多种地震活动性方法后认为,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Ms≥5.8中强震前,约83%具有3级或4级地震异常条带、孕震空区及信号......
重力复测资料表明,沧州地区出现趋势性变化,最大变幅达92×10~(-8)m/S~2。本文的分析结果认为,这种变化部分与沧州地区地面沉降有......
对近30年出现在中国西部及邻区的14次MS≥6.9强震前1年多内的地温场和降水场进行了分析。发现有如下共同规律:①在震前1年左右东亚......
虽然地震预报目前仍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但从不同学科,不同知识角度及不同观测方面对地震前兆现象的研究却一直被广大科技工作者所......
分别计算了具有对称压力源分布的水平层状半空间介质模型和各向异性裂隙模型的地表冲流电位异常 .结果表明 ,本文所采用的模型计算......
运用动态有限元方法 ,对地壳块体脉冲响应的时间反转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 .结果表明 ,分布在较长时段上的量值较小的变化载荷 ,在一......
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在力求探明地震发生机制的同时,于1996年开始大力开发新的地震观测方法,即"陆域地下构造的前瞻性研究".该项研......
根据弹性动态理论,变形介质中流体的动态,是由封闭含水层所受压力变化引起的.利用川-18井水位与仁和台钻孔应变资料,使用最大相关......
基于1998年以来的中国大陆流动重力网观测数据,分析2008年3月新疆于田7.3级地震前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区域重......
为查明天津蓟运河断裂及昌平—丰南断裂的地壳深部结构了解及距地表数百米至莫霍面深度的地壳精细结构,其深大断裂是否切穿地壳。......
在分析青海共和地区深浅部地质构造、区域应力场等资料的基础上 ,提出了 1 990年共和7.0级地震孕震的构造动力学模式 ,即 :NWW向至......
在地震前兆诸现象中,电磁波异常现象近年来在国内外普遍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介绍了一种地震电磁辐射机理建模,通过样本说明,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