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气候模拟相关论文
近年来全球极端干旱频发,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中国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区,干旱频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前人研究......
本文利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第三阶段(Paleoclimate Modelling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3,PMIP3)的多模式数值模拟结果......
古气候模式与现代气候模式控制因子不完全相同,有的因子在现代气候模拟中可以不考虑,但是在古气候模拟中则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轨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循环是第四纪古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 大洋底部沉积物中的有孔虫δ18O记录表明了这种循环具有约100 ka, 41 ka和......
采用耦合了陆面过程的9层15波菱形截断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AGCM+SSiB),引入全球最新的6和21ka时陆面植被分布,并转换成模式格点值,......
预测全球变暖下的东亚气候变化,由于难以对未来气候进行验证,古气候模拟便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而古气候模拟是否具有现实性,须经过区......
气候预测是上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目标,自然条件下的古气候系统是预测气候变化的重要参照系,而以物理机制为基础的古气候模拟是探索......
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PMIP)是古气候领域里的一项长期开展的大型国际研究计划。该计划的主旨是利用气候数值模式,通过开展一系列针......
末次盛冰期(LGM)是古气候学研究的热门时期之一,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该时期气候环境变量的特征和变化,尽管各自的侧重......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CCSM2.0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并结合重建的古地理资料,研究了晚白垩世(80Ma)东亚气候特征以及CO2浓度变化......
利用美国NCAR-CAM3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了末次盛冰期(LGM)两个不同的热带海表温度重建方案中,北半球冬季热带中、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及大气......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CAM3大气环流模式,研究模拟了末次盛冰期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夏季风区降......
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简称CESM)模拟的过去千年的气候模拟结果CESM-LME(Community Earth System M......
在这研究,作者在古气候建模 Intercomparison 工程(PMIP ) multimodels 模仿并且为冰川的海洋表面(MARGO ) 工程的重建由 Multiprox......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在年际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反相关系。通过对NCEP/NCAR资料以及GCM长期瞬变模拟结果的......
本文利用由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开发的全球气候系统模式(CLIMBER-2)和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发的九层大气环流模式(IA......
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准确重建,有助于理解过去气候变化机制、认清现在气候变化形式和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古气候数据同化是2000年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粉尘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大气能量平衡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讲,黄土高原(LP)粉尘主要来源于北方沙漠区,但有关中国东部及其周......
白垩纪是地质史上一个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国际上围绕白垩纪气候成因开展了一系列模拟研究。在评述白垩纪古气候模拟的基础上,讨论......
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北半球大气定常行星波建立、区域和全球气候变迁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
格陵兰冰盖是造成21世纪海平面预估不确定性的一个主要来源,而研究格陵兰冰盖对过去暖期气候的响应,可以为研究未来格陵兰冰盖提供......
早新生代是地质史上最后一个温室气候期,随后南极冰盖形成,地球进入到晚新生代冰期。温室气候的成因和冰期气候转型的机制一直是国际......
大量地质证据证实了东亚和北美中全新世(6 kaBP)全年和冬夏季气温高于现代.然而,国际上 PMIP计划下 18个模式的古气候模拟结果未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