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季风相关论文
亚洲季风是全球最具能量的季风系统,影响全球约一半人口。亚洲季风的变异往往会引起天气和气候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稳定......
新近纪时期的亚洲大陆,主导气流逐渐由行星风系主控阶段过渡并转换到季风风系主控阶段,而青藏高原抬升导致的气压梯度力显著性增大......
千年尺度突变事件旋回作为末次冰期气候鲜明特征之一,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古气候研究的热点。尽管此类气候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记......
在甘肃武都万象洞(33°19N,105°00’E)内收集的石笋提供了高分辨率东亚古季风变迁的历史。万象洞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
末次冰期发生了一系列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剖析其转型结构及内部细节,对深入了解气候变化规律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黔西南雾露......
相对于轨道尺度上的气候波动,短尺度气候系统内部振荡规律直接涉及当前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环境问题,其内部驱动与太阳辐射......
海岸带沉积物记录了海岸带复杂沉积动力特征及海洋环境的演化,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与资源开发极大的改变了河口海岸带环境的变化,河......
古气候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过去气候演化的规律和机制的研究,弥补现代环境、气候观测的不足,获得现代地球气候演化的规律和机制,从而......
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尽管全球范围内存在众多全新世气候记录,但不同地质记录对该时段气候突变事件的刻画......
中全新世以来地球气候边界条件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太阳辐射、热带辐合带漂移对亚洲季风气候总体演化的影......
学位
“拉尼娜”(La Nina)在西班牙语称“女婴”,为和“厄尔尼诺”(El Nino)“圣婴”相对应,也可叫它为“圣妞”。1997年底的时候正是......
基于神农架永兴洞3支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拼接重建了末次冰期88~22 ka B.P.平均分辨率达70 a的东亚季风演变序列.本文以小波诊断技术......
20世纪以来,全球温度一直在升高,这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认识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地球科学领域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质历史......
亚洲季风环流在全球水汽与能量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联系着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以及生物圈,是全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
过去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地球环境在地质时期的变化规律是预测朱来气候变化、应对当今和将来日益严竣的环......
本文对越赤道气流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亚洲夏季风和半球际相互作用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索马里急流和105°E越赤道气流......
亚洲季风是反映迅速且敏锐的物理系统,降雨和风向在各个季节存在较大的反差,同时也是联系海-气-冰三个圈层以及南北半球之间气候的......
作者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级工程师。他曾在本刊1999年第8期发表国策建议“炸开喜马拉雅山,修筑青藏大运河”一文,引起国人关注......
对湖北省神农架两个高海拔洞穴(天鹅洞: 海拔1600 m; 永兴洞: 海拔1400 m)石笋实测了7个U-Th年龄、560个氧同位素以及年纹层厚度变......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综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对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及其气候效应、北半球大冰期......
引言rn自1993年中国气象局(CMA)和日本科技厅(STA)签订了中日合作项目--亚洲季风机制研究的协议以来,共有113位中日两国科学家参与......
基于210Pb和230Th两种定年方法,并结合黄龙洞石笋δ18O测试数据建立了青藏高原东部近半个世纪以来平均分辨率达到年际的亚洲季风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水资源指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
四面楚歌的韩国农业rn韩国位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相互交叉的受亚洲季风影响的温带地区,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都非常鲜明,由于三......
利用美国气象卫星OLR,HIRS-Tb12,ERB,VIS,SSMR和SSM/I多通道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冷涡异常年的全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其关键地区的先......
对湖北省神农架两个高海拔洞穴(天鹅洞: 海拔1600 m; 永兴洞: 海拔1400 m)石笋实测了7个U-Th年龄、560个氧同位素以及年纹层厚度变......
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甘肃武都万象洞石笋WXSM51和WXSM52提供了M IS 5(118~79kaB.P.)高分辨率的1δ8O记录。研究表明,万......
通过对过去50年中国西部降水和主要河流径流变化的对比分析,研究降水和径流的区域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径流和降水与新疆北......
基于210Pb和230Th两种定年方法,并结合黄龙洞石笋δ18O测试数据建立了青藏高原东部近半个世纪以来平均分辨率达到年际的亚洲季风变......
基于对石笋扫描图像灰度值的提取和10个^230Th年代数据,建立了末次冰消期万象洞石笋灰度变化时间序列。在17.6~12.8kaB.P.期间,石笋灰度值......
利用1961~1990年平均的降水资料,计算了亚洲季风区内91个测站的相对降水指数.在定义相对降水指数大于147作为雨季开始的标志后发现,亚......
海南岛东岸和南岸两个礁区采集了3个活结滨珊瑚,沿珊瑚生长轴线切样进行月分辨率的氧碳同位素分析,目的是研究珊瑚碳同位素组成在季......
赤道印度洋SST的分析研究证实了偶极子型振荡的存在,它在9-11月较强而在1-4月软弱。若以海温西高东低为偶极子振荡正位相,以海温东高......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Asian monsoon were explored by applying the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R42L9 t......
这篇论文简短由中国学者在关于季风的最近的研究考察进展,首先包括:(1 ) 各种各样的季风的建立索引。特别地,季风的标准化动态季节的......
利用T42L9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进行数值试验,以揭示南海夏季风强度异常的特征及其影响.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不仅能够很好地模拟......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东亚高空温带急流的位置、强度、结构和季节转换特征及其与亚洲季风的关系,发现温带急流在300hPa高度上......
本文利用1970—1979年COADS2°×2°格点月平均资料,计算了30°S—30°N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洋面上的有效长波......
太阳活动是地球气候形成的重要驱动因子,与地球气候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但研究分析发现,地球气候对太阳活动变化的响应具有较大的空间差......
利用亚洲夏季风系统中各成员变化活动与西太平洋副高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时延相关性,从1995~2004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中,提取了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