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式相关论文
宋人话本中存在三种可能式句法结构:“V+得+O”、“V+O+不得”、“V+不得+O”。在表达肯定/否定语义时,前两种结构出现较早,但呈现......
河南新县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补语可能式的肯定形式有两种:"VC得"和"VC了得",这两种形式的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头:助......
历史文献中的可能式“V 得C”和“VC 了”语义相同而语用价值有别,分属于文白两个不同的层次,反映了通语和方言口语中实际存在的两......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的可能式“V得/不C”进行了考察,指出构成补语可能式的客观条件是补语语义的褒贬;构......
动结式和可能式是两种不同的述补结构,本文通过考察大量的语料,将动结式和可能式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着很多的不......
【正】 "得"字句指的是谓语动词之后加上"得"字(有的论著写作"的")引进补语的句子,即以结构助词"得"为标志的补语句。本文认为可能......
内蒙西部方言句法结构三题邢向东(内蒙古师大汉文系)内蒙西部方言不仅在构词法上有明显的特点,而且具有一些特殊的句法结构和句法成分......
<正> 本文是笔者汉语时体研究的一部分。关于汉语的时和体,我们的主要观点是:汉语中时和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手段有词汇的......
<正> 带“得”的动补结构,即“动词+(得)+补语”形式,其中的补语,有的表示可能,有的表示结果。本文只试图把二者的不同做一个大致......
论道德判断孙如枫,曾钊新道德判断是道德认识的一种理性制作工夫和理性产品,它以裁决的表达方式来对现实的善恶现象进行间接的、概括......
<正> “起来”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它所表示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也相当丰富。一般说来,大家对单独充当谓语的“起来”属动词......
可能式“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汪国胜华中师范大学“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范畴。汉语里,这种语义范畴经常是用可能式“得”字......
<正> 潮州话的“(不会)”,用法及意义相当复杂,我们将它分成自主动词前、非自主动词前及形容词前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1 自主动词前......
<正> 如何运用西班牙语动词时态,是汉译西的难题之一。本文拟就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西文版中的翻译实例,谈一谈对这个问......
<正>一 1.1 “干净”和“干干净净”—般都认为是形容词,但是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对立,实是代表着形容词的两类。两者的差别分别......
近代汉语结果式“得”字句郑远汉0.1结果式“得”字句是指“述语+得+结果补语”的句子。本文对近代汉语结果式“得”字句作考察,着重同现......
动趋式一直以来都是语法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选取最为常用的趋向动词“下来/下去”,从共时的角度对两者与动词共现时的语义进......
本文对述补结构作断代的、专书的、专题的研究与探讨。从汉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选定元代这个横断面,对《元刊杂剧三十种》述补结构......
凌濛初的《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是明末清初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其语言接近口语,是研究该时期语言的重要资料。本文以之为语......
林州方言的趋向动词可以和动词“来”组合,但非趋向动词却不能说“V来”,要说成“V上来”。“V来”“V上来”是基本式,它们的可能......
《三言》、《二拍》是明末清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其语言接近口语,是研究该时期语言的重要资料。本文取之为语料,从句法、语义、语用......
北方方言中的"VC了"可能式产生于动词"了"虚化为助词的过程当中。在复合句的前分句末尾,"了"在语义上从表示先后关系发展成表示因果关系,......
两种可能式在语用意义的互换关系上,“V得C”可以变换成“能VC”,“V不C”只在某种主观、客观条件对实现V不合适、与V的实现与否无关、结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