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词性相关论文
朱德熙在《说“的”》(1961)里把“的”分成的1、的2、的3,其中的“的3”是名词性语法单位的后附成分,形容词、动词、名词加上“的3......
本文对现代汉语体词性并列结构的结构平行性进行了考察,论述了存在的两种平行分布:92%的并列结构在数量定语的分布上是平行的;91%的......
“算”的基本义为“计算”“计数”,引申义有“推测”“归属、当作、认作”“计谋、谋划”“料想”“作数”“承认”等。“算”主要......
该文考察动宾结构"VN"和潜存动宾关系的"V的N"结构的相关性,及"V的N"结构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认为动宾结构"VN"在一般情况下都可......
动词与名词之间可以加入“的”,构成“V的N”结构。“V的N”一般情况下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偏正 关系,但由于V与N复杂的语义关系,“V的N”结构也......
"所"字结构是上古时期常见的体词性结构之一,前辈学者大多试图对它的功能进行统一解释,但缺乏对其内部差别的分析。本文以《史记》为......
【正】 0.1 本文的“副体结构”系指“副词+体词性词语”组成的句法结构。如“(玩的)净险招儿,(屋里)净书,(明天)才星期天”等。现......
潜存动宾关系"V的N"结构并非简单的偏正关系,而是有表指称义的体词性结构和表陈述义的非体词性结构的对立,由此带来"V的N"结构在句......
【正】 §0 本文拟对现代汉语的固定格式“从A到B”加以描写。我们认为:(一)作为一种固定格式,“从A到B”的意义是表示起讫点......
本文讨论的主宾同形异指格式(可记作"XVX"),是指中间项为动词,其前后项处于主、宾位的词语都是体词性的,且都同形而异指.文章分析......
人们在表情达意时常运用体词性同语式这一具有很强表现力的结构形式。本文从形式着手将之分为单项、双项及多项,并分别对它们进行考......
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探讨了为什么"很多"不能作状语而"很少"能、"很多"能作定语而"很少"一般不能的现象,并认为"很多"与"很少"虽同具谓词性但前者......
朱德熙先生依据功能将联合短语划分为体词性的和谓词性的两大类.我们认为,除了体词性和谓词性以外,现代汉语中还存在这样一些联合......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修订举隅晁继周《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经过修订,即将以薪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次修订,除增收一......
本文初步分析了现代汉语语句组织中的“粘着”形式在保证特定组合成立、明确结构关系、语义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区分了偏依结构和互依......
【正】 §0 本文要讨论的是下列句式中的“给”字和它的宾语。 (1) 我给他一本书。 (2) 我给他写一封信。 (3) 大夫给病人打针......
两项体词性偏正短语NP1和NP2连用成句时,当两项构成联合关系,各项的偏项和正项之间与一般表示领属、限定等的定中关系不同;两项虽......
【正】 闽南方言的“会”、“■”字用得很多,因此,带“会”、“■”字的句子很多。本文就一些常见的带“会”、“■”字的句子进......
【正】介词短语“给N”里,“给”是介词,“N”是体词性词语。“给N”置于动词性词语之前,构成状心格式,如果把“给N”后的动词性词......
【正】 第一题 (1) 里“一声”是数量结构,体词性的,“扑腾”是它的定语,所以要写成“扑腾的”;(2)里“跳下水去”是谓词性结构,“......
它们是同一条成语的不同书面形式吗与︽现代汉语词典︾商榷□姚鹏慈赵建刚一条成语,在人们相习沿用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形体,是很自然的......
【正】本文讨论动词VP前边的“会”和“能”及其相应句式。“会+VP”和“能+VP”有时可以换着说.如: 他会说汉语 他能说汉语 雨不......
文章对目前普遍公认的四种“体词谓语句”进行了逐一考察,认为体词谓语句的范围应当缩小,文章还提出了判别体词做了谓语的标准:结构自......
<正>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满华博士所著《体词谓语句研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8年5月出版。本专著系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
上古汉语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斯”是否为近指代词及其用于主格的问题;“是”究竟是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
先秦时期汉语近指代词主要有“兹”“此”“是”“斯”“伊”“然”“若”“尔”“否”等。魏晋南北朝时,“兹”“伊”“若”等失......
一、引言“为”字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且用法广泛而灵活,而《荀子》一书是春秋战国时期比较经典的一部语言学著作,为上古汉语......
六安丁集话的反复问形式刘祥柏本文记录的是笔者的母语安徽六安丁集话。丁集话的反复问是“克去”这种形式,新派也有说“去不去”的......
<正>现在针对构式语法的研究有很多,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也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研究。因为观点很多,本......
<正>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注:"﹝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
<正>苏联的龙果夫教授和我国的朱德熙教授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二位学者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关......
<正>"V一下"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表达"少量"意义的结构之一,同时也是动词入句的一种重要变形形式,在表达交际中具有重要地位。......
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认为体词性三字格詈词属于词而不属于语的范畴;第二部分对山西方言中存在的体词性三字格詈词作了......
<正>一、本文研究对象毛泽东著作(以下简称毛著)语言是规范的现代汉语书面语。通过对毛泽东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和《毛......
对于什么是定语,在目前的语法著作中,其语义解释大致相同。朱德熙《语法讲义》解释为“体词性中心语前边的修饰语”①。黄伯荣、廖序......
“从……到……”结构中“从”“到”的词性问题万新“从……到……”结构是现代汉语里边很富有特点的一种句法格式。我国语法学界......
<正>2.4动趋义乌方言里带有表示趋向的成分"来、去"(这个"去"字音fiaiΛ)的两字组中,"来、去"的变调完全平行。但表趋向的"来le:」......
旁指代词按照占据句法位置的情况,可以分成体词性的和加词性的两类。旁指代词不仅句法位置上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的句法位置上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