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义相关论文
“元亨利贞”在《周易》卦爻辞中反复出现,或合用,或分用,或与他事连言,四字之义不明,则经义难明。故《易传·文言》释“元亨利贞......
德官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这半句是对“谦”的内在含义的延伸,也是孔子对“谦”卦九三爻的爻辞“劳谦,君子有终,吉”......
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上一句中谈及“天地、四时、日月”所对应的法象、法理的边界,这一句更......
“近代人批评儒家,老爱说儒家是封建礼教,以礼杀人或以理杀人,因而歌颂主张‘诗者,缘情而绮靡’的魏晋和‘大倡情教’的晚明,认为儒家就......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含有丰富的思想,但系统研究至今仍付阙如。孔颖达易学以王弼《易》注为诠释蓝本。王弼《易》注的突出特色是引......
《周易正义》注重运用修辞方法、修辞原则、修辞功能与效果等方式解释《周易》经、传、注,从而一方面维护了《周易》作为经典的恒定......
唐初著名经学家、易学家孔颖达奉诏撰定的《周易正义》,是对自《易传》成书以来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千百年来易学演变所进行的一次......
在唐代,儒、释、道三家并行于世,“隋唐佛学”固然是该时期思想的突出特征,但在真正经世致用的政治哲学中,中国的传统经学还是处于不可......
唐代为五经撰正义,为注疏统一之始。清儒服膺汉学,主翔实,故于《正义》多所讥诋,讥其虚浮。然唐时·儒玄合流,既已蔚为风气,孔氏《周......
孔颖达字仲达,河北衡水县人,生于南朝(陈)太建六年甲申公元(574)年,卒于唐贞观廿二年戊申公元(637)年,幼年聪敏,八岁入学,日诵千余......
唐代孔颖达奉敕撰《五经正义》,以王弼、韩康伯易注为本,同时兼顾郑玄易注,并引用纬书。北宋欧阳修上疏宋仁宗要求删尽五经注疏中......
近日,一篇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古文自荐书,在网上蹿红。这封写给南大教授莫砺锋的信整篇以文言写就,引经据典,章法有度,出自宣城郎溪中学......
<正>谷继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全书295页,属"同济·中国思想与文化丛书"之一种。作者认为,孔颖达《周易正义》乃是易......
【正】 《易经》是儒家十三经中最古老的著作,秦汉至今众多学者都对它进行过精细的研究。贯穿着《易经》的一条主线是六十四卦,它......
《周易》最后一卦《未济》卦,充分体现了《周易》:“生生之谓易”(《系辞上》),“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的基本思想。阐明......
《周易》的注、疏合刻始于南宋茶盐司八行本,自此以后,又有十行本。阮元的《重刊十三经注疏》即是以十行本为依据。十行本为元刻明......
<正>孔颖达(574—648),字仲达(又作冲达),冀州衡水人,孔子后裔,唐代著名经学家、教育家,其在经学上最大的成就是奉诏编纂《五经正......
《周易正义》是易学乃至哲学发展到唐代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仅表现出融合象数和义理两种注经方式的解易倾向,而且是儒道合流发......
<正> 近些年,《周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热点。“《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各种学术思想皆“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