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相关论文
法门寺舍利迎奉是宪宗在其最为看重的安国寺及其僧人与神策左军的推动与执行下完成的,而这一权力纽带的形成早有渊源。安国寺僧人端......
说起柳公权,估计天下皆知,大书法家嘛。说起柳公绰,大概就没几个人知道。但是,如放在唐宪宗时代及之后的十多年中,两亲兄弟的名气正好打......
位置与交通位于昌平县东北部下庄乡,距昌平县城30公里。从昌平经下庄、海字到黄花城方向的长途汽车在西湖村下车,向西北步行1000米即达。......
雁门李牧、李左车为始祖、三世祖的李氏后人宰相群体,堪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闻喜裴家、太原王家媲美。“南裴,北李,太原王”,这三个宰相......
终唐一代,共有26位皇后,但只有8位皇后是在皇帝生前册封的,其中7位皇后的册封时间为唐朝中前期,1位皇后的册封时间为唐朝末期.造成......
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唐宪宗抑藩政策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唐宪宗在位期间积极平定藩镇,取得“......
唐宪宗是唐代比较著名的君主,他开创了唐后期崭新的政治局面,很多学者认为唐宪宗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他的一生的辉煌的,是有......
元和元年(806年),唐宪宗李纯登上了皇位。那时,距安史之乱虽已有30多年,但朝政紊乱,水涝旱灾频繁,天下并不太平。尤其是那大大小小的藩......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人人皆知的,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抗洪英雄.rn唐宪宗崇信佛法,听说陕西凤翔法门寺的“护国”真......
施肩吾,字希圣,号东斋,唐睦州分水县(今浙江富阳市)人.唐宪宗元和年间进士,后辞官隐于洪州西山(今江西南昌)修仙,道号栖真子.唐大......
唐宪宗即位后依法治国,希望改变此前政治低迷的状况.所谓低迷,当时最突出的一个说法是“姑息之政”:该坚持的原则不坚持,该反对的......
内容简介:一个是大唐帝国的中兴皇帝.一个是才貌双全的江湖艺伎.唐宪宗和杜秋娘谱写出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优美诗篇.藩镇割据,政局动......
李绅(772-846),字公垂,祖籍毫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寓居无锡,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进士,补国子助教.穆宗召为翰林学士,累迁......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在地方任职多年的白居易奉召回京,累迁中书舍人。一天夜里,在中书省值班的白居易闲暇无事,面对院内......
唐宪宗是个有为皇帝,年轻时遍览群书,对于贞观、开元盛世时期的故事仰慕非常。继位之后,宪宗以先祖为榜样,呕心沥血干革命,虽然没有达到......
【正】公元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期,即唐德宗贞元至唐宪宗元和年间,一个革新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的“古文运动”;以空前的气势开展......
关键词:元稹;吐突承璀宦官集团;元和逆党;唐宪宗;唐宣宗;段文昌;装度;制诰改革 摘要:元稹与宦官之间的结交是在当时宦官内争的特定政治背......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回头望长安,只见被浮云隔断的终南山。积雪拥塞蓝田关口,连马也踟蹰不前。 那是公元819......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在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被贬永州时所写的一组游记散文。当时柳宗元身处荒僻的永州且官赋闲职,这对于胸......
【正】 韩愈在我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范文澜同志称赞他“不愧为‘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①韩愈对唐代史学......
唐朝元和年间,淮西的割据为朝廷心腹大患,宪宗派裴度亲往督战,令狐楚起草《授裴度彰义军节度使制》.制辞引起了裴度的异议,宪宗从......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八载,白居易任左拾遗时,屡屡当众指摘宪宗皇帝“陛下错”,使宪宗十分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对此,今人或有疑惑,以为......
【正】柳宗元的文章,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风格,一部分作品冷静、清醒,闪烁着理性的火花,属理智型作品;另一部分作品则抑郁、愤懑,迴旋着一股......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武元衡,字伯苍,唐肃宗乾元八年(758年)生,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为盗所杀,年58。宪宗时曾官至宰相,工诗文,张为《主客图》将其奉为“......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四月的一天,宰相李吉甫得知了一个消息,在刚刚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伊厥尉牛僧孺、前进士李宗闵和陆浑尉皇甫浞都被......
元和十四年(819年)初,唐宪宗李纯迎佛骨于凤翔,上行下效,举国若狂。在这场闹剧愈演愈烈之际,一向以辟佛为己任的韩愈,上书皇帝,极言切谏,认......
唐朝从玄宗时代起,各地割据的藩镇,也即方镇,就成为悬在历朝帝王头上的利剑。藩镇势力极盛时,朝廷政令不能达到的地方,有50多个州,“自国......
【正】 发自作家和人民心声的诗歌,是观察社会政治生活和了解人民情绪与愿望的晴雨表。一定的文学现象,总是和一定的社会政治、文......
《唐大诏令集》卷十有《元和十四年册尊号赦》一文。考《文苑英华》所录,题目为《元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中华书局1966......
唐宪宗是中晚唐诸帝中少有的励精求治、挽救国势统治者,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和削平藩镇是他的最大功绩,在此过程中其采用各种的用人......
【正】 强盛的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及阶级、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政治混乱,经济凋敝,民生维艰。尤其是肃代之际......
<正> 唐宪宗主持的元和削藩战争是唐代中后期中央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斗争取得最大胜利的一次,宪宗因此也博得了史家的普遍赞誉。但是......
法马祖道一(709~788年),中国唐代禅宗僧人。汉州(今四川广汉)人氏,俗姓马,名道一,人称马大师,后世又称之为马祖或马祖道一。原为资州唐和......
元和十二年(817年),唐宪宗调动十六道兵将终于平定了淮西之乱,生擒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志得意满的唐宪宗诏令韩愈撰写《平淮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