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馆相关论文
世人多知姚华与陈师曾要好,陈师曾绘画,常有姚华题写诗词,于是便形成了“陈画姚题”的认知观念,而对与姚华、陈师曾经常在一起,几乎是“......
2012年8月10日,张自忠诞辰121周年前日,张庆宜和6个弟弟团聚在天津。两年前,天津市政府在张自忠路与泰安道交界竖起了张自忠铜像,七兄......
4月1日,正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成立80周年之际,台湾“国史馆”将戴笠数字档案等情报尽数公开,其中包含西......
一 1939年1月,受国民党元老张继委托,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朱希祖撰写了《请建立总档案库筹设国史馆议》,提请设立国史馆以延续历史,......
一 早在1940年2月,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在重庆歌乐山成立,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委任张继为主任委员,聘请朱希祖为秘书长(不久改成总干事)。......
摘 要:乾隆三十一年有关国史馆的一份上谕反映了乾隆朝“偏安”阐释的形成、“节义”标准的建立和“信”“名”理念的提出,同时此上......
油头滑脑、不学无术的大贪官和珅的形象家喻户晓。和珅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乾隆年间,他做到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
蒋良骐(1723—1789年),字千之,一字赢川,广西全州人,出身仕宦家庭,父亲作过长芦盐运使.蒋氏才思宏富,倚马千言,被当时誉为西粤文......
<正> 在今北京东城正义路北向西拐弯的地方,明清时,有一处官署,这个官署的名字叫翰林院。从《唐土名胜图绘》上看,翰林院的规模很......
<正> 清代边疆史地名著。祁韵士著。原稿本经张穆增改,印成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筠渌山房刻本,后还有光绪十年(1884年)、三十二年......
新修《清史》传记组成立6年来,在参与30个项目的百多名学者、专家共同努力下,传记撰写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传记组面对诸多新......
1914年8月,袁世凯的贴身秘书吴璆,携带袁的亲笔信前往青岛。吴此行的目的,是聘请武昌起义后避居青岛的前清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担纲纂修......
恽毓鼎去世于1917年,身后留下了一部近一百二十万字的日记,自光绪朝至民国三十余年,中枢的变乱、时代的风起云动,乃至个人心路历程,无不......
女儿读初二时,学校举行“圆中国梦走复兴路”主题演讲比赛,目的是要在全校选拔2名选手参加全县的演讲比赛。学校给每个班分配2个名额......
[本刊讯记者刘小龙]最近,国学大师文怀沙、中国硬笔书法大家庞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国史馆副馆长......
中国自古以来即有设立国家修史机构的传统.民国建立后,这一传统被延续了下来.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之初,孙中山、胡汉民等人便提出建立......
冒鹤亭是清初四大公子之一冒辟疆的后人。他曾任清末刑部主事,入民国后当过温州海关监督、国史馆编修,诗词造诣大负盛名。他和柳亚......
陶澍(1779~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湖南省长沙府安化县人.嘉庆七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四川乡试副考官、监察御史、......
许承尧,字际唐,亦作霁塘,别署疑庵,世居安徽歙县唐模村,生于1874年,即清同治十三年;1904年他31岁,时年中进士,并授翰林院庶吉士。因庚子后,外侮日深,清廷......
民国三年春,北京政府国务会议决议:“请特设清史馆,由大总统延聘专员,分任编纂,总期元丰史院,肇启宏规,贞观遗风,备登实录,以与往......
黄庭坚,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号山谷道人。曾担任过“校书郎”、“国史馆编修”等职,后因卷入新旧党人政治纠纷,遭政敌弹劾,而被贬为涪......
藏于台北“国史馆”的“蒋中正总统档案”(以下简称“蒋档”)原名“总统府机要室大溪档案”(即“大溪档案”),包括了蒋介石在大陆......
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我意外地获得外祖父——辛亥革命烈士章培余的遗文《民生说》,随后又获得国史馆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珍藏的第一千......
据媒体报道,岛内“国史馆”修改借阅规则,从8月1日起拒绝大陆、香港、澳门的学者调阅馆藏.台湾《联合报》8月5日发表社论提出质疑,......
民国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和“国史馆”的成立,引发了学界关于修撰民国史的讨论.这场学术争论自1940年筹委会成立持续至1947年“国史馆......
1939年1月,张继等人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立档案总库及筹设国史馆案”,经决议原则通过.同年3月,行政院召集各部会举行审......
晚清政局内忧外患,清王朝逐渐走向衰亡,又由于列强入侵、旧族新贵的政治交替,曾经宫苑府邸珍藏的大量艺术品流入市场,掀起了文人阶......
民国时期的国史馆筹备委员会于1940年2月在重庆成立,其成立之初即对档案搜集极为重视,认为“国史既为官修,当以政府官文书为主要根......
清代国史馆,是纂修清朝历史的常设机构,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正式设立,到宣统三年(1911)被北洋政府接管,200多年间,国史馆先后纂修......
走进国民党党史馆 戴着白口罩,戴着半透明的塑胶手套,我不是在做化学实验,而是在台北党史馆里小心翼翼地翻阅毛泽东档案。 2014......
【正】《满汉名臣传》一书又名《满汉大臣列传》《国史列传》《满州名臣传》,是一部传纪类史书,它收录了自天命元年至嘉庆初年以满......
【正】 抗日战争期间,余任教于迁川之东北大学。以避敌机轰炸,自城内迁居西郊之水观音。住房三间,在山坡上,友人萧一山所构,构而未......
八十年代起,海峡两岸史学界逐步开展了文化交流,了解对方,繁荣学术,成为两岸史学界的共同要求和心愿。本文试图对1949年以来,台湾史学界......
<正>1938年12月,汪精卫等一行乘蒋介石赴陕西召开军事会议之机,自重庆出逃,经昆明飞往越南河内,叛国投日。在此过程中,汪精卫等人......
民国时期,国史馆设立与发展经历了曲折过程,以1917、1927、1937、1946年为节点,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在设馆理念、史馆地......
越国文化博物馆(绍兴县博物馆),是一座划时代、跨地域,具有专题馆特质、凸现时代气息的新颖博物馆。2003年2月正式动工兴建,历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