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极地年相关论文
始于1972年的世界环境日,至今已是第36个了,为了和联合国确定2007-2008年为国际极地年相呼应,更为了由于气候变暖冰川加速融化从而......
2007年3月1日,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拉开了序幕,地球南北两极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有媒体称,这是国际极地科考的“奥林匹克”盛会,......
国际科学联盟(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2007-2008国际极地年”(IPY 2007-2008)联合委员会(JC)第一次会议于2005年3月7~9日在巴黎......
全球科学工作者已着手开展为期两年的旨在探索与增进对地球两极的了解——3月1日是国际极地年(IPY)的开始(这项探测地球两极的任务......
尽管第4届"国际极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已落下帷幕,然而对于南北两极的研究,科学界仍然享有科学优先权——......
一、国际极地年的由来rn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全球的科学家联合组织过三次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它们分别是:......
2007年是国际极地年,也是我的国际极地年,是我实现一生的梦想,完成从地球的零点到零点的极地大跨越。2007年7月14日,我站在地球最......
中国自1980年代开展南极考察以来,先后建立了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北极黄河站和"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等极地考察平台,全面加......
本文对极区通量观测系统作了介绍,在国际极地年(IPY)全球协同观测中,极区通量观测系统在南极中山站进行了连续14个月的观测。结果......
冰穹A(DomeA)是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蕴藏的科学资源受到国际科学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成为国际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的......
回顾了南极大地参考框架发展的历史,总结了由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组织的历次南极地区大地测量观测活动的成果,并结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