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通量相关论文
青藏高原草甸草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被类型,准确评估高寒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源汇状况及碳储量变化尤为重要。基于涡度相关系统观......
大气圈温室气体CO2浓度的增加是人为排放和自然过程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活动断裂带、火山地热区等地质源温室气体释放是导致大......
土壤呼吸主要包括大气-土壤界面CO2释放量和土壤中CO2储存量变化两部分,深入理解土壤CO2的产生和迁移过程是全面认识陆地生态系统......
通过对26份青藏高原拉萨河流域湿地土壤样品的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呈现中游西部流域低东部流域高,汇入雅鲁藏布江口较低,源头彭......
二氧化碳(CO2)从内陆水域转移到大气中,被称为内陆水域CO2排放,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湖泊作为内陆水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CO2排放......
开展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2通量研究,对了解泥炭湿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动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神农架大九湖亚......
期刊
整合了2016年—2017年云贵高原岩溶深水水库——万峰湖水库表层CO2分压[p(CO2)]及对应的水质指标,计算了水-气界面CO2通量并分析其与......
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和苏州两个典型城市的中心城区观测点、南京郊区观测点以及南京市溧水区乡村草地和农田观测点为期一年的CO......
皆伐后采取的森林更新模式有利于快速形成新的林分。然而,皆伐后的森林更新也会引起土壤的各种变化,从而影响到土壤CO2和N2O的排放......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碳交换的重要场所,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涡度相关法是直接测定碳交换最可靠的方......
鼎湖山通量站是中国通量网络(ChinaFLUX)中4个森林站之一,采用开路涡度相关方法,对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进行生态系统尺度的CO......
获得城市各类覆被的CO2通量贡献,是将单站观测结果上推到城市尺度的重要科学基础。然而城市地区覆被破碎,很难针对单一覆被实施涡......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水库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深入理解亚热带水库CO2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
2019年6-12月,基于涡度相关技术获取的希拉穆仁荒漠草原的CO2通量数据和气象数据,结合草原生长不同时期的生物量调查数据,分析CO2......
热带森林植被冠层高大复杂,树种丰富多样,储藏着丰富的碳素,对于全球碳平衡、水循环和能量收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热带多为欠发......
学位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碳交换的重要场所,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涡度相关法是直接测定碳交换最可靠的方......
本文利用南京地区2012年仙林SORPES观测站和2013年溧水观测站的涡动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南京地区复杂下垫面和草地下垫面的地表能......
北大西洋是一个重要的大气碳汇,该汇受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影响,且具有强烈的年际以及年代际波动。为更好地理解北大西洋海气碳通......
学位
河流连接陆地和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不同时空尺度下水-气界面碳释放研究,对于量化区域乃至全球碳收支平衡尤为重......
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土壤呼吸是土壤和大气碳通量交换的主要形式。相比无机碳,有机碳的周转速率更快,土壤有机碳(SOC)较小的变化也......
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问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高的关注,研究本国的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
大气CO2浓度增加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极大影响,近而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碳循环问题一直是各国研究重点。在碳循环领域一直......
屋顶绿化是现阶段城市绿化的热点,不受城市的环境、地形限制,发展势头迅猛,对城市环境改善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在2018年5月-2019年1......
为了解黄河源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和植被群落CO2释放和固定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二者的影响因子,本文通过调查黄河源建植19年人......
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是陆地碳循环与气候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参数.尽管已有大量关于不同类型森林Q10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的......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日较差(ADT)减小,将会对高寒生态系统的碳平衡造成深刻影响。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利用2003—2016年的涡度相......
本研究通过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进行土壤呼吸速率和生态系统CO2通量的测定,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
腐植酸肥作为一种新型有机肥料,其肥料肥效的发挥一方面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另一方面腐植酸直接参与土壤有机碳氮矿化过......
对闽江下游夏季表层水体的二氧化碳分压(简记为p)进行测定,探讨河流表层水体中p及水-气界面CO2通量在感潮段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汇.由于植物自身独有的生长特性,其生长状况和生理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
利用涡度相关法和生理生态法探究了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2014年10月—2015年9月的CO2通量在日、月、季节和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明确了......
树干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内最大的生物量储存体,更是长期而巨大的碳汇。树干组织的活细胞一年四季都在进行碳代谢,其呼吸导致光合固......
我国长期以化石能源为主要类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衰退等不利......
本论文以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4-10月,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5个种植年限(la,3a,4a,5a和8a)......
毛竹为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之一,具有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效益大等诸多优点。本文利用涡度相......
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湿地土壤和垦殖10年的农田耕作后土壤呼吸通量、微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土壤q......
本文利用禹城综合试验站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系统综合观测场冬小麦田间实测资料 ,对“SPAC系统中水热、CO2 通量与光合作用的综......
大气氮沉降可能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在氮素缺乏的草地生态系统中,氮素添加是否会增加CO2通量。本研究......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黄土塬区小麦地CO2通量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CO2通量日变化与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密......
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度相关技术对净辐射通量(Rn)、潜热通量(λE)、感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
调查草毡寒冻雏形土生物量及土壤有机质,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该区域作用层与大气CO2通量。结果表明:地下90%生物量集中于0~10 cm......
采用涡度相关技术,于2002年8月开始对亚热带典型稻田生态系统的水、热和CO2通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利用2003~2005年连续3a稻田休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