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供氮能力相关论文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土壤养分供应量,为新疆耕地质量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新疆自2000年至2019年文献土壤养分供应数据,结合......
为探究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与化肥、牛粪堆肥配合施用下水稻和小麦产量以及氮素利用情况,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即......
依托长期定位试验(从1990年开始)的4个施肥处理(CK,不施肥;M,循环猪圈肥;NPK,单施化肥;NPK+M,化肥配施循环猪圈肥),探讨了长期施肥......
通过冬小麦、夏玉米3个轮作周期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高肥力土壤的供氮能力,试验设不施氮、优化施氮和传统施氮三个处理。本文揭示了在......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原始秸秆相比 ,秸秆生物有机肥与尿素配合施用能明显......
为评价栽培年限对新建日光温室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采用盆栽生物耗竭试验和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陕西杨凌不同年......
在陕西省的澄城、永寿、杨陵3地区选取有机质、全N、硝态N含量差异较大的17个石灰性土壤,分别在淋洗与未淋洗土壤起始NO3^- -N后,利......
采用Stanford矿化率法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培育的土壤氮矿化势和供氮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培育土壤氮矿化势和供......
朱兆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土壤一植物营养学家,土壤氮素转化与农田氮素管理研究方面的拓荒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围绕太湖地区熟制改......
为合理减少湖南烟稻轮作区化肥用量,在郴州桂阳和安仁选取了2种土壤有机质水平的烟稻轮作田,于稻季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田间试验......
土壤氮素匮缺是影响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但不尽合理地氮素投入又往往使氮肥利用率不高,不仅造成经济效益下降,也引起......
采用间隙淋洗长期通气培养法,通过对黄土高原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10种农田土样起始矿质氮、起始提取态总氮、起始可溶性有机氮,......
【目的】包衣和添加抑制剂是常用的制备缓控释肥料的手段。尝试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制备更加可控氮素释放与转化的新型肥料,并研究......
<正>对于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关键在于选用合理的指标和有效的研究方法。土壤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多种衡量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主要包......
在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科技园区(35.17°N,114.14。E)开展了两年(2008.10-2010.10)定位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高产轮作体系施氮......
研究表明,吸氮量是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最灵敏、最稳定的生物指标,也是评价各种土壤有效氮测定结果与实际符合程度的客观标准,而产量......
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水分管理和氮肥供应是影响水稻高产和高效的主要可调控因子。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
日光温室作为我国北方地区一种高强度集约化蔬菜栽培形式,过量施肥问题尤为突出,由此带来的土壤和环境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日......
研究表明,0~15cm矿化出来的氮素最多,但对作物吸氮量的贡献并非最大,贡献最大的出现在较深的层次。总体来看,对作物吸氮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