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团聚体相关论文
川北小流域区内地势复杂,植被丰富,多年来由于人为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以及不合理的配置,导致土壤质量退化,土壤侵蚀严重。开展小流域......
全球范围内,陆地生态系统有机质(OM)含碳总量高于大气和植被系统的总和,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环境变化敏感。同时土壤有机碳(SOC)能......
土壤微团聚体作为土壤的结构基础,其结构与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结构的强度。尾矿库土壤的稳定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
江西红壤丘陵地区广泛分布着一种低产水稻土,由于这种水稻土灌水耕耙后,浑水迅速澄清,表土发生严重的淀浆板结现象,故当地农民称......
本文研究了三种水稻土(黄泥土、棕壤型、草甸型)的肥力性状。所得结果与旱田土壤比较有如下一些不同之点:(1)土壤腐殖质缩合作用较......
研究了棕壤各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质的腐殖质组成、胡敏酸光学性质和活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棕壤胡敏酸以Rp型为主,随粒级的增大,一......
从1984年起,在沈阳农业大学农场棕壤上设置氯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含氯化肥0~60cm土层的土壤,11年累积氯残留率平均为14.5%,土壤含......
采用田间腐解试验 ,在研究不同腐解期玉米秸秆对土壤胡敏酸性质影响的基础上 ,利用酒精分级沉淀法对土壤胡敏酸进行分级 ,研究了不......
本文以设施蔬菜栽培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土壤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长期不同定位施肥处理土壤的有机质、微团聚体、铁铝......
为了有效预测石灰性紫色土区域重金属的环境效应,缓解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质量,该实验选取名山河流域石灰性紫色土作为研究对象。在添加......
以名山河流域典型的水稻土为例,通过实验室模拟,采用等温吸附法和NaNO3、 HCl溶液解吸法,研究了土壤组分(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对原......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统计表明,2013年我国茶园面积达258万hm2,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随着植茶年限......
本文通过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棕壤中各粒级微团聚体及其各组成成分,即<10μm、10~50μm、50~250μm三粒级微团聚体;有机质、游离氧......
学位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肥力变化规律对指导合理施肥,科学调控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取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化验分析......
采用196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以及冻融作用对延边地区稻田土壤机氮组分分布的影响。旨在为延边地......
干湿交替是自然界土壤所受到的极为普遍常见的一个过程,为了了解干湿交替作用对延边地区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及化学性质的影响,本试......
土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形式的复杂体系。土的性质除决定于土的三相组成外,还受制于土的结构。团聚体是土体的最......
采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土娄))土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在Na+和Ca2+作为共存离子条件下对Pb2+的吸附和解吸特点。结果表明,Freundlich......
采用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棕壤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解吸作用。结果表明:棕壤与其各粒级微团聚体相比,对Cu2+的吸附能......
选取有代表性的吉林、湖南、四川和广东4个省份的水稻土,采用超声波分散提取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通过30 ℃恒温厌氧培养,测定培养......
深松是土壤保护性耕作和获取农作物高产必不可少的机械化作业项目。研究表明:深松机的深松部件的形状和结构参数对土壤深松质量以及......
吸管法测定土壤机械组成及土壤微团聚体吸样时间的探讨1方法提出吸管法测定土壤机械组成及土壤微团聚体在文献中均有详细介绍。其原......
通过长期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物料对白浆土各粒径微团聚体及其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有机物料能明显减少<1与1~2μm小粒径微团聚体和......
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水、肥的保蓄与释供能力及与此有关的自动调节性能。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是产生所述功......
长期定位监测研究不同施肥处理黑土结构指标的分异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有利于0.05~0.02mm和0.02~0.002mm土壤粒级微团聚体形成及......
通过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及其微团聚体有机碳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褐土微团聚体有机碳活性随粒级的减小而......
对采自太湖地区黄泥土进行了低能量超声波分离,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和解吸特点.结果表明,不......
以连续种植花生26年的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有机无机配施试验区的NPK(对照),NPK+花生秸秆(还田)、NPK+稻秆(稻秆)、NPK+鲜萝......
为了解坡耕地转变为藤椒林地后土壤分散性、分形维数和肥力特征,探讨土壤分形维数与肥力的相互关系,为坡地退耕种植藤椒和土壤管理......
采用超声波分散和冷冻机干燥法提取太湖地区黄泥土(水稻土)微团聚体颗粒组,用平衡液吸附法和KC l溶液解吸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水稻土(......
采用Bowman-cole有机磷分级法研究了典型棕壤及其各级微团聚体中有机磷组分在林地、柞树林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情况。......
为了探讨不同肥力土壤团聚体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我国东部3种地带性土壤(黑土、棕壤和红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其全......
从第四级的黄沉积父母材料开发的 Stagnic Anthrosols 在西南中国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粒子尺寸的分数维的尺寸和到土壤微观结构的......
以7年不同耕作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深松、旋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对关中土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微团聚体分布以及微团聚体......
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和NH4AC、EDTA溶液解吸法,研究了原土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组分(...
土壤结构会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从而影响土壤肥力,而耕作方式会通过影响土壤团聚体状况来影响土壤结构,因此,为研究不同......
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和NH4AC、EDTA溶液解吸法,研究了有机质对Cu2+在棕壤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中(...
铅(Pb2+)因溶解度较小,易在土壤中长期滞留,从而造成严重的土壤铅污染。柠檬酸(CitricAcid)作为植物根系分泌的典型天然有机酸,含有大量羧......
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运用颗粒体积分形理论,研究了15年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土区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微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的......
为了探究云南省卡房尾矿库土壤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合理反映尾矿库土壤整体稳定性情况,以卡房尾矿库土壤微团聚体和重金......
土壤是地球的自然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具有为人类提供粮食生产等重要功能。近几十年,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土壤......
采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和分组胶散法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多糖对耕地、园地、林地3种利用方式下棕壤中各级微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经分......
采用尼龙网袋法进行秸秆还田的原位模拟,比较不同秸秆还田量在不同深度下还田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微团聚体有机碳及腐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