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转换带相关论文
地幔转换带的导电性对温度、含水量、熔融状态等非常敏感,因此由地磁测深方法获得的电性结构可以很好的约束转换带性质,支撑深部动......
中国东部由东北地区,华北克拉通和华南块体组成,由于受到西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滞留的影响,地幔转换带及其附近的结构产......
中生代以来,缅甸板块(或印度板块)向东俯冲至青藏高原东南缘下方,并且腾冲地区下方出现相关的火山活动,这些构造活动是青藏高原演......
海南及其邻区位于欧亚、印-澳、菲律宾海三大板块的交汇部位,自新生代以来,该区发生了10期59回次的火山喷发活动,形成了100余座火......
在Kawai-1000型多顶砧压机上,利用橄榄石相变人工合成地幔转换带矿物wadsleyite和ringwoodite,其含水量从0.03wt%到2.0wt%变化不等......
地磁测深一维反演可以获得地磁台站下方地球深部电导率结构。将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地磁测深数据的反演,并将基于反演过程中的......
地幔转换带是上下地幔的过渡区域,其内部发生的地质过程深刻影响着相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俯冲带作为壳幔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之......
地幔转换带是联系上下地幔的纽带,对于认识地幔对流、岩石圈俯冲以及深源地震等地球深部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陆地下方......
中国东北地区处于古亚洲构造域、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叠加作用最为显著的地区,是地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为了探析欧......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定量讨论震源区附近高速异常、接收区附近低速异常以及目标区浅部局地波速异常对三叉震相反演一维波速结构的影......
以Courtillot、Yangshen、FenglinNiu等人的几篇文章为基础介绍了目前对热柱起源较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利用地震学方法来研究冰......
基于国家固定台网389个台站和10条流动地震台阵的832个宽频地震仪的记录,拾取了纵波在3个频段(0.02~0.1、0.1~0.8和0.8~2.0Hz)、来......
本文基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发生于日本北海道地区的一次中源地震的三重震相资料研究了日本海俯冲区地幔转换带的速度结构.结......
地幔转换带是联系上下地幔的纽带,对于认识整个地幔的组成和演化、地幔对流、岩石圈深俯冲及深源地震等地球深部动力学问题具有重......
方辉橄榄岩是俯冲大洋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板块的俯冲和地幔对流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俯冲作用进入地幔深部的方辉橄榄岩不......
Ni,Co,Zn,Ti,Cr和V是与Fe处于同一周期的过渡金属元素。它们是地幔矿物中的重要微量元素,对地幔的化学演化过程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华北克拉通的岩石圈根形成于太古代,是中国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从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重新活化并且古老的岩石圈结构遭到了严重......
地震波各向异性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地质地球物理现象。地球内部不同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都存在着地震波各向异性,并表现为不同......
综述了近20年国际上地幔转换带中水的研究进展。前人研究表明,地球深部的水主要以OH-(hy-droxyl)形式存储在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
详细的深部结构信息是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显生宙改造和破坏的重要依据。基于密集流动地震台阵和固定台网记录的远震P波和S波接收函......
<正>中国大陆有很多火山,如五大连池火山、长白山火山、腾冲火山、海南火山、大同火山和昆仑山火山等,其中五大连池火山、长白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