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作用相关论文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MICAPS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从环流背景、层结条件、热力条......
利用秦岭山区50 a 以上降水资料,分析降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区域内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总体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其值为505......
地球上不含盐分的水有三分之一散布在空气中,收集空气中的水,是解决缺水问题的一个途径。如果“捕雾集水”的技术发展到足够成熟,借此......
本文利用石家庄多普勒雷达资料、Micaps资料以及常规观测资料,并结合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1年5月26日发生在太行山东麓的一次强......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由于沿江滨海,水网交错,在特定的环流形势背景下,可在市区形成集中降水。本文针对1985年8月31日(以下......
采用1981-2010年汛期逐日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地形资料,对三江流域汛期暴雨进行天气学分型,选取典型个例对强降水落区与地......
摘要 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固安的降水资料、FNL再分析资料(1°×1°),从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特征等方面对2018年8月8......
利用常规天气图、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7年8月17日发生在新泰境内的局地大暴雨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非常规资料等对2009年8月17-18日山东省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地形影响理论对这次降水过程进行初......
根据天气学原理,利用Micaps平台常规资料、物理量场、数值预报和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07年6月19日夜间~20日出现在贵州省大方县的大暴......
根据青海省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20年8月22日08时至23日08时降水过程及单点暴雨成因。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出现......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5 min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对2018年6月8日夜间昆明主城区突发的......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欧洲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雷达资料等对2020年5月19日漳浦县暴雨进行成因分析,并反思暴雨......
本文利用降水实况、大尺度环流背景及相关物理量场,分析2020年9月初两次北上台风在牡丹江地区产生的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采用Micaps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中尺度自动站实测资料和雷达资料,通过对2015年5月16—17日粤西南沿海暴雨过程进行形势环境......
利用阿勒泰地区6个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和常规天气图资料,分析了2000年冬季降雪集中期和主要大-暴雪过程发生时的天气形势特点,归纳......
通过对2000年1月10日17时~11日17时河南省中北部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摩擦层内的偏东风急流、地形抬升......
利用地面区域站降水量资料、NCEP FNL再分析资料、风云卫星数据产品以及WRF数值模拟结果,对2013年7月7~9日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的一......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章丘站探空资料及滨州、济南新一代SA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2016年6月14日发生在山东中部地区一次强降雹天气......
2014年,神农架初秋降水异常,暴雨多发,局地降水强度大,对农业影响严重。文章利用相关资料,对多发暴雨天气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进行......
为了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使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剖析......
中国暴雨的地域性、时间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暴雨多发区--长江流域,沿江不同地段暴雨成因各异.为综合研究长江不同地域暴雨特征和形......
分析了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5年4~5月降雹资料和雹日相对应的14:00地面0cm温度资料,考察了二维非定常中尺度气象过程......
利用历史资料和实况资料,分析了2008年鹤壁冬季长时间低温多雪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冬季拉妮娜现象影响引起欧亚中高纬高空环流形......
2011年11月5日贵州东北部梵净山景区出现强雷电天气,导致34名游客遭遇不同程度的雷击伤害。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天气图、雷达卫星资......
神农架林区西南坡为局地暴雨灾害多发区。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导致神农架林区西南坡2014年8月6......
为了提高华东地区台风暴雨的预报水平,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0.75×0.75)、FY-2E卫星TBB资料、雷达资料、全国自动站逐小时降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与NECP/NCAR 1°×1°逐6 h全球再分析资......
利用考虑地形作用的浅水波模式对基流中地形Rossby波振幅特征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地形坡度对地形Rossby波振幅具有增幅作用,......
东港市龙王庙镇在历史上是大洋河中下游的水路码头,每逢连雨季节河水泛滥时常遭水灾。而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陆条件,成为丹......
综合使用自动站、卫星TBB、探空、BJ-ANC雷达拼图、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风场以及NCEP/GFS0.5°×0.5°分析资料......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产品及福建省自动气象站资料,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中尺度系统以及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
利用内蒙古119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及常规的日降水量资料对2012—2015年内蒙古出现的短时强降水及大雨以上天气情况从时空分......
应用MM5V2数值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在复杂地形和锋面系统共同作用下台湾暴雨发生的水汽、垂直速度、低空急流等物理量场的中......
利用单多普勒雷达资料产品对2003年8月3日和8月9日鄂西山区两次火箭增雨的作业条件和效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依据多普勒雷达资料,利......
根据中尺度地面站网、多普勒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对一次云系分裂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条雨带之间的弱降水是由于云系分裂......
通过WRF模式对2003年7月9日至10日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在有、无地形情况下数值模拟的结果的分析,探讨了地形对梅雨锋暴雨的影响。研......
应用全球谱模式(T42L9)对1986年和1987年个例进行了一系列有、无凝结潜热加热和地表感热以及地形作用的单因子敏感性数值预报试验,......
使用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0 a呼伦贝尔市暴雨次数和暴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2010年7月24—27日浙江沿海出现一次东风扰动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NCEP 1°×1°客观分析资料对引发此次暴雨天气的环......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9日新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成因进行了综......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谱模式(T42L9)对南海夏季风建立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青藏高原的动力作......
分析了1998年7月21~22日连续两天发生在鄂东沿江的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特点和中尺度演变过程,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揭示了一种晚......
利用T213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8月5日发生在山东半岛东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在模拟结果......
本文针对“海棠”台风在台湾东北侧临近登陆时突然逆时针打转的异常路径,利用常规天气图并结合逐时雷达回波资料,深入分析“海棠”台......
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06-06-26三都水族自治县的特大致洪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
该文对2012年4月18—29日怒江州北部地区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冷空气渗透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还从特殊地形对降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