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锋暴雨相关论文
为了提高对梅雨锋暴雨过程的预报服务能力,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天气图和FNL再分析等资料,对2020年7月8—10日梅雨锋连续大暴雨......
我国位于世界著名的季风区,暴雨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大,每年初夏,梅雨暴雨发生过程中,在低空切变线上往往会有中尺度对流系统、中尺度......
基于对流尺度(1-3 km)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技术是解决强对流天气(如短时暴雨、龙卷等)临近预报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本文利用WRF模式对梅雨锋影响下2007年7月8日夜间至上午淮河流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水平网格距为1.11km的显式对流集合模拟,通过分析......
我国位于世界著名的季风区,暴雨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大,每年初夏,梅雨暴雨发生过程中,在低空切变线上往往会有中尺度对流系统、中尺度涡旋......
集合同化是近十年得到应用和发展的同化方案,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ETKF)为其中一种,同时由于ETKF方法的特点,可以方便的应用于适应性观......
由于大气系统的混沌性,数值预报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近期研究表明,即使小尺度、小振幅初始误差也会对中尺度数值预报造成很重要影响......
梅雨锋暴雨是长江流域夏季主要天气灾害之一,其形成和发展与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是目前天气预报中的一个难点。位涡动......
一直以来暴雨和台风预报是主要的预报对象,梅雨锋和台风暴雨和台风登陆问题受到人们紧密关注,过去受限于常规观测手段的实现,处于偏远......
本文利用WRF模式和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8日~9日江淮流域的梅雨锋暴雨过程。本次暴雨过程有着非常好的水汽、热力、动......
遗传算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函数优化、自动控制等理论中,近几年来遗传算法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大气资料同化中。 本文在前人所提出......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7月4-5日江淮梅雨锋暴雨进行了初步分析后发现,此次过程是在有利于暴雨发生发展的大尺度背景下产生......
本文利用Micaps逐时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静止卫星等非常规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高分辨率输出资料,采用天......
利用有限区域非静力MM5模式,分析了显式降水方案对于2003年7月4-5日南京暴雨数值模拟的不确定性影响.采用混合方案模拟此次暴雨时,......
“我国重大灾害天气形成机理及预测理论研究”于1999年作为首批国家973计划项目之一立项启动.项目紧紧围绕“提高梅雨锋暴雨的监测......
利用PSU/NCAR的MM5对1999年6月下旬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梅雨锋暴雨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MM5中不同湿物理过程对MM5模拟梅雨锋暴雨的......
应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2003年7月4~5日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24h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中β尺度暴雨系统的发展......
本文针对1991年7月5日20时-6日20时一次江淮梅雨过程,计算了潜热的释放,并揭示出潜热具有以下特点:(1)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有大......
文中以2000年6月1~3日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降雨区和强度都与实况基本吻合的结果.进一步利用数值模拟场,......
利用外场试验资料,用双多普勒雷达技术和径向速度场分析方法,研究了2002年7月22~23日发生在长江流域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动力......
利用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逐小时加密雨量资料,对2005年6月18-22日浙江省中南部地区出现的一次持续性梅雨锋......
选用不同的对流参数化方案对近几年典型的几次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量化的降水评估方法检验MM5模式中不同对......
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天气预报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3DVAR,利用江苏省GPS/PWV(PWV:Precipitable Wat......
利用实测暴雨资料,结合改进的MM4(MMM4)模式模拟输出的加密资料,分别利用改进的湿Q矢量(记为Q^*)及改进的湿Q矢量分解(Partitioning),诊断分......
以2005年7月上旬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为研究对象,选取WRF模式中Lin和Ferrier两个微物理方案和KF、NKF、Betts-Miller-Janjic......
1999年6-7月在上海对梅雨锋暴雨中云物理结构进行了摄像探空观测.观测给出云中各种降水粒子的大小、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垂直分布.......
采用传统的Q矢量分解方法将湿Q矢量(Q*)分解在沿等位温线的自然坐标系中,并结合改进的MM4模式(MMM4)模拟资料,对一次江淮梅雨锋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高时空分辨率TBB资料以及NCEP/FNL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14—15日江西省北部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分析......
本文利用1991年7月5日20时~6日20时一次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实况资料,结合地面降水分析,定性地比较分析了准地转Q矢量、半地转Q矢量......
使用新一代细网格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和MM5(V3)模式,对2003年7月4~6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利用三维全弹性、双参数化对流云模式和南京站探空资料,对南京"03.7"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着重分析产生这次大暴雨的云......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TBB资料以及客观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7月6—7日(简称"0907")的长江下游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天气分......
通过WRF模式对2003年7月9日至10日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在有、无地形情况下数值模拟的结果的分析,探讨了地形对梅雨锋暴雨的影响。研......
利用2005—2013年6—7月南岳山、庐山高山站逐时风场观测资料、1990—2013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1°×1°)、常规......
利用再分析资料及加密观测资料,对1999年6月下旬有利大尺度环境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锋上频发的5个中尺度低压(扰动)进行了诊......
作者利用PSU/NCAR的MM5数值预报模式及其伴随模式, 以中国1999年6月23日~24日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为个例, 根据气象要素与同化窗口......
通过利用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对2002年6月18~19日(“02.6”)的一次梅雨锋暴雨β中尺度系统结构和演化及其发展机理进行了研......
中尺度模式中描述湿物理过程的方案主要有对流参数化方案和云微物理方案,当网格距达到可以分辨积云对流尺度时,云微物理方案对描述......
利用WRF V4.1.3模式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7月7日发生在华中地区的一次梅雨锋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试验,探究了......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ERA5再分析资料、湖北省雷达资料、MICAPS实况观测资料,对2020年7月16日鄂东北梅雨锋大暴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Kuo-Anthes垂直对流参数化方案和Nordeng倾斜对流参数化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垂直-倾斜对流一体化参数化方案,在引入MM5模式后,对19......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1年6月江淮流域的5次强降水过程和西南低空急流的日变化特征......
为了分析天气研究及预报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对我国天气现象的适用性,利用WRF模式对2003年淮河汛期的3次梅雨......
利用T106物理分析资料、地面与高空加密观测资料和TBB资料对2001年汛期一次非典型的梅雨锋中尺度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和动力学诊断......
利用PSU/NCAR的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1999年6月29日的一次东移低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东移的α中尺度低涡的东南部边......
利用美国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地面加密自动站、卫星、雷达等常规资料,对2006年7月3日苏北东部地区一次最强的梅雨锋大暴雨过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