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日变化相关论文
地磁低点位移法是20世纪提出的地震短临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研究每日中国大陆地磁低点时间变化特征,给出地震短临预测意见,但不足......
通过分析台站之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研究中国大陆南北带地区90°E~110°E,2009~2018年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线状集中分布现象......
对 1999年 11月 1日山西大同—阳高 5 .7级地震前的流动地磁、日变形态出现的异常及其间不断增强的磁暴进行了分析 ,叙述了用这些......
1996年10月19日日本九州宫崎发生71级地震,震中离鹿屋地磁台约90km。作者将子波变换后的鹿屋与武汉(或成都)台的Z时均值资料进行比......
利用中国电离层台站和地磁台网资料,总结了8.1级地震前出现的电离层f0F2(F2层临界频率)异常以及地磁低点位移、地磁日变化异常现象......
震前地磁Z分量的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和相位上的变化,文中利用我国50多个地磁台多年的资料,重点研究了1997年11月8日玛尼7.5......
一次地震预测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其依据的可靠性,依据的可靠性有赖于预报指标体系的建立。预报指标体系大致由以下内容组成:(1)可靠......
利用地磁交汇法较好地预报了2002年4月22日发生在河北邢台老震区的Ms5.0地震,实际震中与交汇点相距只有15km。结合以前取得的震例,......
本文通过部分震例研究发现,在地磁低点位移异常日及附近,分布于低点位移线两侧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畸变异常部分具有反相位变化特征......
通过观测数据日均值一致性分析、逐步回归法基线值分析以及背景噪声分析,对榆林地磁台两套GM4磁通门磁力仪2011年~2013年的观测资料......
针对多套三轴磁通门传感器在同一观测环境下,日变化观测曲线不是完全重合,存在观测数据的不一致性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和地磁台站测......
通过小波变换分析了泾阳地震台、乾陵地震台和周至地震台的Z时均值资料,结果显示经小波变换后的Z“日幅变差”震前3个月内存在较明......
地磁低点位移法和幅相法都是地震短临阶段的预报方法,两者均是通过提取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中的畸变信息对地震的发生给出预测意见,......
通过对小波变换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地球磁场的初步认识,利用小波变换可以讲数字信号分解,选择相对较好的墨西哥帽小波函数,对安徽省......
以四川省及其邻区31个地磁台2015年以来的垂直分量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分析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特征,结果显示......
为了对太原基准地震台数字化仪器及地磁资料作一准确评价,利用太原基准地震台地磁相对和绝对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收集兰州、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