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监测预报相关论文
动力扰动是导致岩石结构面滑动失稳进而触发地震、岩爆等强动力型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为研究动力扰动作用下岩石结构面力学响应及......
本文通过阐述吉林市地震监测现状,分析了当前吉林市监测台网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如何提升基层监测能力的具体工作措施,通过几年的台......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快一年了.在这次地震中,3万余人遇难,20余万人受伤,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如何更好地预测地震,成为举国......
国家地震局华东地震工作协作区首次地震科学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9月17日至23日在烟台召开。会议由华东地震工作协作区领导小组成员......
地震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可以说对人类生活有着毁灭性的危害.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因此对于防震的需求更大,更多的相关......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防震减灾活动......
《北京市防震减灾条例》地方立法论证会于2000年12月8日举行,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组织召开了这次会议。法制办副主任王金山、北京......
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1月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想要攻克大地震监测预报的难题。目前,国际上监测地震前后地壳形变最先进......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研制了几种型号的超大功率振动源 ,其特点是功率大 ,信号传播距离远 ,探测深度大。目前 ,我国首都圈地区......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度高、震源浅、强度大、分布广.从“震时救灾”到“综合减灾”,如何构建地震综合减灾体系?rn张晓东:地震......
大地震是人员伤亡最多的一种自然灾害。公众期望着有准确的地震预报,本文重点探索了地震检测预报发展的历史阶段,阐述了地震前兆现象......
近年来,利用GNSS对地观测技术,通过地面连续稳定观测基准站观测数据获取地壳运动位移和速度、地表形变量和应变量,成为地震中长期预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
本文综述了地震标准发展概况,分析了防震减灾工作对地震标准的需求,探讨了地震标准科学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This paper ......
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几次大地震,比如我国的5.12汶川大地震、日本的3.11大地震以及智利的4.2大地震等,在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方面......
大同中心地震台为国家基本台,组建于1988年4月。下辖大同地震台、测震中心、维护中心和灵丘地震台,担负着山西北部及晋冀蒙三省交界......
在“九五”期间 ,江苏省地震局深入调查研究 ,把握主要矛盾 ,深化各项改革 ,狠抓实事实办 ,强化政府行政职能 ,加强宣传力度 ,加强......
在以往地震监测预报攻关研究时,我们曾提出过,先沿地震带的D-t图确定出现空段的时间,再按此时间段在震中分布图上圈定强震前的空区的......
地球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一直是地震监测预报研究的基本信息源(陈运泰等,1980;Li R.H.,1983;贾民育等,1995;李瑞浩等,1997;Shen et ......
1会议概况陈鑫连先生是我国地震科技工作的老一辈科学家之一,是地形变测量学科的奠基人和引领者,几十年来在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地......
大数据时代物联网等应用背景下数据量每天指数增长,数据在地理上是分散的,而地震监测预警、预报等对响应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于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开始了以地震监测预报为主要目的的地电场观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经过“十五”以来的台网建设......
一、前言随着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应时而生。在地震监测预报科技水平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建(构)筑物......
2016年9月7-16日,地壳应力研究所孙小龙副研究员与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张勇及下属研究所等单位的张晓东副所长、吴忠良所长、张永......
试验结果基本证明了热红外温度异常与太阳照射、大气电场、大气成分密切相关。非极性气体如CO2、CH4的含量越高,增温越大。而极性......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孙立新。2006年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以自我完善、自身造血和社会引入、合理流动相结合的方式......
利用Arc/Info ,结合地震应急与辅助决策的特点 ,建成了河北省灾害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 ,实现了以多种方式录入的空间数据 ,以有效的......
为配合国际减灾10年活动,做好未来新的地震活跃期的防震减灾工作,山西省地震局于1990年10月6日至8日,在太原召开了全省大中型工矿......
叙述了首都圈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子系统--河北省灾害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的结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内容等,提出了对地理信息数据库建......
针对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后存在的问题,从地震监测工作的定位与功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定性与定位以及监测、预报、科研结合,......
4月19日,山西省公安厅通报,山西公安机关依法对散布“地震谣言”的网民高某,予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 据通报,4月16日零时,互联网上突......
1 西部防震减灾现状及面临的形势1.1西部防震减灾现状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
0 引言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从地震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等地震行业工作的角度,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对防震减灾具体工作的影响,并结合大数据的应用提出创新工作的建......
从地震概况、政府及有关部门震后反应、地震系统震后早期应急工作、震前地震预测预报、震后地震科学考察与研究、对我省防震减灾工......
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宣传的重要现实意义2000年5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同志首次提出,现阶段我国防震减......
2017年9月20—21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赴浙江省嘉兴、宁波等地调研市县防震减灾工作。阴朝民听取了嘉兴和宁波防震减灾工作汇......
地震部门尤其是基层地震部门,由于人员少、办公经费少及与其他系统和部门的工作沟通少,因此,在社会上知名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
地震卫星系统是立体地震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地震卫星,一方面可以弥补地面观测在区域覆盖等方面的不足,更主要的是将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