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台网相关论文
前言rn地壳流体是地球的主要组成物质之一. 20世纪80年代, 随着前苏联科拉超深钻研究计划的实施和世界上一系列实验与观测结果的发......
...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地震信息中心(EIC)在日本国立大学联合地震观测台网的地震预报项目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并对所有在日本观测到的地......
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中国的地震观测台网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长期连续地震监测网络。中国的地震观测技术在走过学习、仿效、自......
"十五"期间,我国建立了由约2000个台点组成的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网,并取得了相当数量的数字强震动资料,特别是汶川地震,获得了上千条......
我国于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开始了以地震监测预报为主要目的的地电场观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经过“十五”以来的台网建设......
从水温前兆台网的现状入手,对观测井的类型、条件、传感器的观测深度及观测部位的温度特征等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不同的水温正......
强震动观测利用仪器测量和记录地震现象和效应,即地球地表和近地表介质的地震运动以及工程结构反应,其目的是借助于观测记录资料研究......
福建省地震流动观测台网项目来源于福建省地震局的"福建省"十二五"防震减灾重点项目,是"福建省地震监测预警与社会服务系统工程地......
地电场观测对象为天然地电场,包括源自外空的大地电场和源自地下的自然电场两个部分。我国最早开展模拟地电场观测在1966年邢台地震......
...
地震预测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是一种新技术,大功率人工源信号在"波导"中传播,可覆盖数千km的距离范围。信号频带包括传统......
论述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在观测周期、物理量、频域、实测精度、监测优势诸方面的异同 ,认为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是测震学与......
芦山地震的发生再次引发了地震预报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地球的"暂不可入性",大震的"非频发性",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和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