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震层相关论文
将双差地震定位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2001~2007年甘东南地区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
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可按岩石圈下层、多震层和浅层地壳区分为三层。除了震源机制解方法和井孔原地测量方法可分别用于推测多震层和......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豫北及邻区1985—2008年的787次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了497次地震定位结果。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震中呈条带......
根据“网状塑性流动”大陆动力学模型,岩石圈的变形方式由浅层脆性向深层延性的转变以及岩石圈下层网状塑性流动的控制作用,导致板......
青藏高原板内地震以浅源地震为主,下地壳基本上没有地震,地震震源多集中在15~40km的深度范围,主要在中地壳内,呈似层状弥散分布.其......
收集山西省数字台网记录的深源远震S波 ,采用S波理论波形拟合的方法 ,获得了山西省境内共 6个台站下方的剪切波速度结构 .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