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内地震相关论文
与板间地震相比,板内地震虽然稀少,但却能带来巨大的灾害。为了更好地认识板内地震,本文选取了四个构造背景不同,但都发生板内地震......
大陆内部地震尤其是浅震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对其研究十分重要.澳大利亚大陆被认为具有典型的克拉通地壳结构,虽远离板块边界......
一引言 1976年7月28日在我国唐山发生了震级为7.8级地震。此次地震属于板内地震,也不是发生在深大断裂上。地震前没有明显的前震......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对欧亚地震带划分了26个板内地震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这些地震区大(巨......
以中国大陆大震原地复发资料(古地震及历史地震)为基础,采用比较合理的方法确定了板内大震在其活跃期内原地准周期复发的概率密度函数......
强烈地震以其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性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作为全球强震活动最频繁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
华北地区以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众多的板内地震、多发的破坏性地震著称。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北京东约160km处的唐山7.8级大地震是历......
远东地区的强震系列可以分为板间强震系列与板内强震系列。研究了它们的分类、特征及其适用的公式,得出远东地区板间强震系列与板......
在中国大陆内部发生的地震属于地球板块内部地震。它的发震机制是在应力作用下,原有断层裂面端部形成特殊形状的岩石破碎区——岩石......
大地震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的 ,大地震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发生的 ,据此可以引导我们去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 2 0 0 1年 1 1月 1......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地震处于龙门山造山带与四川盆地的构造边界上。35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呈右行左阶雁行排列在具有逆......
利用多重分形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新西兰的地震活动广义应变释放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地震......
系统研究了1976年以来全球58次MW≥7.8浅源地震序列的统计特征。结果显示:①在58次巨大地震中,板间地震45次,板内地震13次,板内地......
巴颜喀拉块体是近年来青藏高原内部板内强震高发地带,对于该块体强震发生时空模式的研究可为大范围板内地震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而......
地震和火山活动是地球物质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所需面对的主要自然灾害,对这两大地球基本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灾害......
地震的本质是一个能量长期积累和突发释放的地质过程。在板内地震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板内地震的三层次构造模式——软流圈......
青藏高原板内地震以浅源地震为主,下地壳基本上没有地震,地震震源多集中在15~40km的深度范围,主要在中地壳内,呈似层状弥散分布.其......
依据天文地震学所揭示的太阳活动、宇宙线增强与地震活动密切关联、地电学中所揭示的自然电场的存在以及地震前后岩石电阻率显著变......
在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研究中,自从创立板块构造学说以来,尽管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重大的难题有待解决,也有一些......
大陆板内地震活动通常表现为偶发性、丛集和迁移。地震观测数据显示了沿地震带的空间聚集和散布于板内的大部分区域、长期平静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