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将军相关论文
黑龙江一路蜿蜒流淌几千里,最后从俄罗斯境内流入鄂霍茨克海,江两岸茂密的森林和植被基本上没有遭到破坏,给黑龙江注入了丰盛的营养,而......
<正> 清代皇帝经常出京巡行,其中令人注目的是南巡江南、东巡盛京,现就其出巡目的试加论析。(一)南巡1684年康熙皇帝颁诏天下:即......
<正> 鸦片战争以前,东北边疆少数民族居住的吉林和黑龙江将军辖区内,出现了十余所满文学校。清代官书对此记载甚少。汉族流人笔记......
阿勒楚喀副都统最初称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后分为拉林、阿勒楚喀两副都统。不久裁撤拉林副都统,只单设阿勒楚喀副都统。然而清......
【关键词】宁古塔将军;职权;身世;任职资格 1 宁古塔将军的设置与职权 宁古塔的战略位置为明清两朝所重视。永乐四年,建萨尔忽卫......
不久前,某地报纸上刊载了一位学者以《从瓜尔佳氏祭祀看萨满文化》为题的讲座报道,主要内容讲的是宁安一户满族关姓人家的祭祀,这家关......
黑龙江地区位于我国东北边陲,山高林密,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极为艰苦。因此,尽管是历朝历代的边疆要地,然而社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
顺治九年(1652)乌拉扎村之役失利后,清廷意识到宁古塔防务的重要性。顺治十年(1653)授沙尔虎达为宁古塔总管镇守之。顺治十六年(1659)巴......
雅克萨之战的发生并非突然,战争前夕,沙俄早有入侵黑龙江区域的趋势。清廷在抵御沙俄入侵时,不仅有中央军参战,还有福建藤牌兵以及......
自古黑龙江地为边徼要地。自清朝初年隶入版图后,就以屯兵戎守要地,以讲武为重清制。黑龙江屯兵驻防始于康熙初年。当时移吉林水师......
清朝初年,为了加强对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统治,抵御沙俄的侵略,清朝在宁古塔设立总管,康熙元年(1662)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宁......
<正> 吉林省与吉林市两个地名的专名同字同音,即省名与市名相同。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中仅此一例,因此,吉林省成为唯一以市......
【正】 康熙(1654——1722年),名玄烨,清朝在全国建立统治后的第二个皇帝。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推行法家路线,为维护国家统一和......
期刊
文字狱是清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戴名世《南山集》案 是康熙朝最为著名的文字狱大案之一,然而有关此案的档案......
清初八旗主力入关南下,沙俄军队趁虚侵入黑龙江流域,使清王朝的发祥地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这种形势下,清政府是不可能封禁东......
<正>清代,为了加强东北地区的边疆防务和对该地区的管辖,清政府陆续于东北地区开辟了一些驿道,沿途设置了许多驿站。随着站丁和家......
<正> 清代北部边疆,大言之可包括今天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新疆两个自治区,还有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一部分。这......
<正> 清代东北被视为满族的龙兴之地。清初派置大量八旗劲旅,设置众多的旗地。清初东北旗地是一种具有满族本身特点的早期封建土地......
<正> 驿站设立时间康熙元年(1662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改为镇守宁古塔将军,至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移住吉林,吉林与盛京及京师的联系......
延珲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清朝祖先的发祥重地 清兵入关后将其划为禁山围场,置八旗军驻守,严禁汉人进入.建置经过,清初延珲地区隶属......
东北旗地是清代八旗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旗地是缘八旗驻防之派置而设立的。东北旗地中,奉天旗地最为典型,带有普遍性。旗......
<正>北疆重镇墨尔根(今嫩江县),地当交通要冲,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清代的墨尔根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筑墨尔根城,黑龙江将军移驻......
我馆所藏《黑龙江将军衙门档》中,有关于清康熙年间吉林至爱珲设立驿站问题的满文档案。这些史料对于研究该段驿站设立的时间、驿......
【正】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正】 吴兆骞(1631——1684年)字汉槎,清初吴江(今属江苏)地方有名的诗人,青年时代参加过当地文人组织的“慎交社”。当清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