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合作机制相关论文
2003年8月6日~12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武装力量成功举行了代号为“联合......
该文通过分析被视为安全合作体制成功范例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CSCE/OSCE),探讨究竟何种安全合作机制适用于东北安全环境.目前,东......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重心日益向亚太地区转移,同时两种不同的国际安全观也在该地区激烈碰撞。从较长时期来看,亚太的安全环......
2009年当选的奥巴马作为美国首位“太平洋总统”,一上任就把外交重点转向亚太地区,美菲双边安全合作机制也因之发生明显变化,主要......
【摘要】:纵观1992至2009年,东南亚海域打击海盗合作机制由双边与多边,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及航道安全利益相关国交替组合而成。加强各国......
东南亚航运通道是国家能源等运输的关键路径,其利益攸关方形成了众多的安全合作机制。已有文献对安全合作机制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可......
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没有再出现战争或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总体上保持着相对持久和平。但由于地区国家数量众多,各国在经济、文化、......
联合国安全合作机制是目前最重要的全球性国际安全机制,也是中国融入国际安全体系、构建有利的安全环境而必须参与的国际安全机制......
本文从地缘政治角度介绍了东北亚地区安全态势,分析了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的复杂性,详细阐述了美、日、俄、中等大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地......
东北亚地区各国和地区在能源方面既具有稳定的需求市场,又拥有潜力巨大的供应产地,区域内已客观地形成了供需市场链,区域内的能源......
2002年10月,因美国和朝鲜的“核项目”谈判破裂引发了第二次朝核危机。这次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重建冷战后东北亚安全秩序的进程......
上海合作组织(前上海五国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信合作,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历经13年的发展,已经逐......
目前,东南亚地区呈现出多种安全合作机制共存之局面,一方面各种安全机制越来越朝着多样化、板块化以及专业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安......
20世纪90年代初,以苏联解体为标志,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宣告结束,中亚地区自此成为“力量真空地带”。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试图将......
环境安全具有主客观二元属性。当前,大湄公河次区域面临着土地退化、空气和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损失以及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
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呈现出显著的“碎片化”,具体表现为安全合作机制的“多元化”、“复杂化”和“无序—竞争化”。“机制多......
“中南亚”作为学术概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关于中南亚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但对中南亚国家安全观、中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及......
当前,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纷繁复杂,中国-东盟现有安全合作机制已无法有效适应现实安全需求的变化。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看,中国......
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安全合作构想阎学通自1993年2月中国代表参加在加德满都举行的“亚太地区建立国家安全和国家间信任会议”以来,中国对开......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把研究重心放到中国与东盟的安全......
上海合作组织机制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机制之一。它是由中国、俄国和中亚四国共同创立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国际机制。上......
2017年12月16日,由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图们江分会、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延边州分院......
恩格斯曾经说,“历史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有许多特殊的条件,才成为它所成的那样。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