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管理相关论文
我国金融双向开放进入新阶段,其表现之一就是金融领域的外资高质量引进来与中资高水平走出去相结合、相协调。一方面,外资进入金融......
气候变化主要通过物理风险渠道和转型风险渠道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成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9年全......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微观审慎监管体系“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缺失”和“对顺周期的无能为力”两大盲点;金融危机以后,各国普遍加快金融......
金融系统资金流动性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影响,未来货币周期变化产生不确定性。本文选择系统重要性银行为代表性样本,构建实证模型,测......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信贷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坚持“房住不炒”战略方针,已经成为了房地产市场的生命线和房企不可逾越......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当局逐渐意识到审慎管理对宏观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性,确定了以宏观审慎管理为核心理念的巴塞尔协议Ⅲ。中......
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具有长期性、系统性且有可能不断加剧,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极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发生,影响金融稳定。通过已有文献的分......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显著提高,特别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进一步冲击国际资本市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加剧,对宏观审慎管理提......
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时间节点,分别构建贸易摩擦前、后的中国沪深股市行业间风险溢出网络.基于多种网络中心性指标,构......
2020年以来,房地产调控逐步加码、监管政策不断,在此背景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三道红线"的出台构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
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成为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大因素之一,正在引起全球央行的广泛关注.各国央行正积极行动,减少气候变......
金融天生具有风险属性,随着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破坏性渐趋严重,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学术界和监......
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深入,本外币跨境资本流动和使用逐步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人民银行和外......
摘 要:创建自由贸易账户以及与之相适配的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目的是为日益开放的对外经济——货币可兑换性、跨境资金......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整体上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是影响我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的重要障碍。尤其是国际资......
随着世界经济与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跨境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呈现繁荣局面,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动规模......
近日,在人民银行举行的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表示,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
在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审慎管理理论框架与协调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08~2018年间商业银行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综合经营组织模式具有联合经营、法人分业、财务并表等特点,金融市场中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着外部风险,同时在运......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对维护我国金融系统稳定,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有益处.当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
摘要:次贷危机以来,关于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被广泛讨论,美、英、欧等发达经济体已就此开展了相关改革,我国也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
摘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由于受美国继续推动量化宽松政策,欧洲、日本定量宽......
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的逆周期调控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强调从宏观、逆周期和跨市场的视角评估和防范系统性风......
本文在对我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内涵、及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政策执行中存在......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过“金稳委成立”、“银监会保监会合并”、“相关立法权划归央行”等一系列大动作,新......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面临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风险持续暴露,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正处......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世界范围内的中央银行研究,主要围绕防范金融风险、宏观审慎管理、金融发展新理念等展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广义信贷”成为衡量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实施逆周期调控的重要指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在金......
本文以国家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政策理念和实践为切入点,在分析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宏观审慎管理......
金融危机的产生表明当前拨备制度的顺周期性大大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因此建立逆周期拨备制度被认为是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重要内容......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宏观审慎管理的起源、发展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分析受国际金融危......
本文在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从反周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操作方式及工具选择等方面入手,构建了适合中国反周期宏观调控需要......
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使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的面板数据,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对货......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要求中央银行必须在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进行权衡。本文借助Willem(2010)提出的信号模型,引入中央银行政策偏好,构......
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即金融体系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相互动态正向反馈机制,这种相互增强的效应可以放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引起或加......
本文通过对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分析,提出宏观审慎管理本质上具有归属于中央银行的特性,中央银行在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具......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上形成共识要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在外汇管理领域,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提高,重要性机......
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体系稳健高效运行的枢纽保障,是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和强化风险防控的有力抓手,是国家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形成的全球金融周期现象可以很好地印证“二元悖论”提出的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不能兼顾的观......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临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