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政治相关论文
数字时代艺术生产要求回到社会政治,既有对政治观念的摹仿,尤其是乌托邦的向往,表现了审美政治性;又能通过对传统政治的解构,在行走中创......
人类学与美学的碰撞引发了美学思想与观念的革命,人类学者为美学提供活泼的人类学方法与观念。审美人类学超越纯粹审美之外,为美学世......
作为将美学真正视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人物,康德明确地对审美与科学进行了区分.马克思顺应康德的思路,回到美学概念的关键即感......
改写经典是当代英语文学在形式和主题上自我建构的重要方式.不同于互文性和身份政治等分析框架,本文从“创造性”角度重新定义当代......
阿多诺、德勒兹和阿甘本作为批判理论不同阶段的重要代表,他们通过对康德有关感知理解的阐发,推动感知转向社会现实,呈现不同的审......
孙中山北上,为再造民国挽救共和提供了新契机,也激活了鲁迅沉寂已久的杂感文写作。随着时局的发展,执着于切身日常生活的鲁迅革新......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关注的是其美学思想,但多数忽视这一理论的政治......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
“小品文”是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学界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尚有开拓的空间,尤其是“小品文”这一概念的提出语境......
沈从文在其1941年出版的《烛虚》一书中深刻揭示了他对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与那个时代主流的文艺观念不同,他主张文学作品的价值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黄涛博士的专著《戏剧、审美与共同体——卢梭和席勒审美政治理论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版)是近年来法哲学与政治哲......
期刊
基于审美自律与社会批判互构的乌托邦传统,不少西方学者对艺术跨界持批评态度,对艺术跨界背景下的美学走向持悲观态度。朗西埃通过......
针对发达下业社会技术统治对人单面化的束缚,需要艺术自由创造的审美政治来通达人个性和感性的解放。审美政治超越当下政体消极自由......
“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观念,与审美、伦理等领域存有相通之处。作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不仅带......
意大利著名学者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堪称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哲学家的标志性人物,他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牲......
本文通过重读周作人30年代"小品文"创作,探讨白话散文与现代性的关系。作者认为,周作人"冲淡平和"的小品文是在"乱世"中保全"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