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危险说相关论文
利用无害的控制下交付抓获的犯罪分子的行为属于刑法上典型的对象不能犯,但对其可罚性的认定,存在纯粹客观说、纯粹主观说、抽象危......
近年来在我国大陆地区对不能犯问题的研究颇多,而"抽象危险说"的时代似乎逐渐过去,当代改采"客观主义"的"具体危险说"、"客观危险......
本文对客观危险说的主张和特点进行阐述,认为客观危险说虽然符合刑法谦抑行要求,但是认为客观危险说存在如下缺陷:缩小了未遂犯中......
客观危险说立于两个教条之上:第一个教条主张危险是一种客观结果,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在于行为所导致的"危险结果";第二个教条主张刑罚发......
不能犯未遂自德国刑法学者提出以来一直是刑法理论中颇具争议的领域,刑法学者对该问题相当关注。两大法系对不能犯未遂观点悬殊,即......
根据客观主义的立场,犯罪的本质是行为对国家所保护的利益价值的侵害或危险。刑罚的目的在于寻求公正,国家发动刑罚的实质是剥夺了......
我国在不能犯问题上的主流观点相当于国外的抽象的危险说.这种主流观点看似或者声称坚持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但事实上关注的只是......
不能犯理论在刑法学界存在很大争议,在学术上形成了众家观点,尤其以德日纯粹主观说、具体危险说、抽象危险说、客观危险说为代表,......
在我国,不能犯的危险性判断理论存在着修正的客观危险说与抽象危险说之争。修正的客观危险说对通说抽象危险说的批评绝大部分是没......
<正> 一、实行行为本质的涵义本质,又可称为实质,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实行行为的本质就是实......
犯罪一旦着手,不问既遂与否,既已存在特定实行行为,便具备处罚之实体根据。实行行为于形式而言需符合具体罪状的构成要件描述,于实......
我国不能犯认定标准,争议主要集中于抽象危险说、客观危险说和具体危险说。通说观点为抽象危险说,抽象危险说是主观主义刑法立场的......
在德国,不能犯理论有一个从纯粹客观说向较为主观的印象说过渡的过程;在日本的司法实务上较为通行的是具体危险说,理论上的有力说......
<正> 对于不能犯,因其客观上不可能产生任何刑法意义上的侵害法益的紧迫性、危险性,而不应当处罚。不能犯与未遂犯的区别在于,前者......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28辑)公布的第208号苏某贩卖毒品案例存在主观归罪、罪刑失衡、滥用特情侦查等问题,本案可以运用不能犯的理论......
不同于德国刑法第23条第3款,日本刑法并未将不能犯作为未遂犯的子项加以对待,而是从根本上排除了不能犯的可罚性,并认为在不能犯的......
自近代刑法学之父费尔巴哈19世纪创建客观未遂理论并提出“不可罚的不能犯”概念以来,西方理论界就没有停止过关于不能犯未遂可罚性......
我国未遂犯处罚根据论经历了由主客观相统一说的混沌到客观未遂论的勃兴以及主观未遂论的坚守的理论嬗变。无论是根据当代刑法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