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犯相关论文
我国刑法高度重视对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惩治,但之前刑法对生产安全犯罪的规制侧重于事后处罚,仅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结果犯,难以实......
危险作业罪属于职业犯和法定犯,在不具有业务性的活动中不能构成该罪,应当对“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作广义理解。妨害安全设备、设......
危险作业罪的增设,标志着我国刑法对生产安全犯罪的打击从“事后惩罚”开始走向“事前预防”。这一积极的刑法打击态势与传统刑法......
危险犯的出现是我们当前面临风险社会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它的出现又给我们的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行为......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高空抛物”行为单独入罪,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在新法施行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准确适用......
危险作业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罪名。该罪名的设置是规范安全生产、强化风险防范的现实需要,也是积极预防刑法观的体现。"具......
随着公共交通工具不断增多,乘客妨碍驾驶行为也随之不断增加,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案更是使得乘客妨碍驾驶行为引起了全民的警惕与关......
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频发,依法严惩成为社会共识。常见的三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行为类型为:乘客针对驾驶......
关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本质,理论上主要有三种观点即行为犯说、目的犯说以及“抽象的危险犯”说,但这三种观点皆有不妥之处.......
期刊
适应《刑法》第13条的要求,犯罪构成四要件的每一个要件及其整体都应有定性和定量的测算功能.由此,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犯罪客体要......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不法性质是认定本罪的基础,由于《刑法》第205条以虚开为中心设立本罪,因而具有侵害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
摘要 监督过失有狭义监督过失与广义监督过失两种概念,笔者赞同采行狭义监督过失说;在此基础上对监督过失中被监督者的行为形态、......
基于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频发以及公共交通犯罪刑事立法欠缺完善和刑事司法有待优化的现实,有关部门提出了有必要针对酒后驾驶和......
【摘 要】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立法存在主体范围过窄、犯罪构成形态单一和刑事责任内容简单以及责任承担方式不合理等缺陷,应该将......
《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危险犯有其本身的犯罪构成,都可以作为基本犯看待,具体危险犯存在既遂未遂形态。将《刑法》第114条与第1......
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事故频发,药品安全形势严峻。在我国药品犯罪的刑事立法进程中,药品安全的刑法保护逐步得到加强。但是,在风险......
对危险驾驶致人死伤的行为定性存在主、客观标准。主观标准认为危险驾驶者对死伤结果持过失时成立交通肇事罪,持故意时成立以危险......
陆勇案的出现是现有制度性语境的产物,它在刑法上的处理困境揭示的是法律的形式逻辑与实质的价值判断之间的冲突。对于陆勇案或类......
《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133条之一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一方面扩展了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情形,另一方面新增了机动车所有人、管......
风险社会理论不足以解释新近刑事立法体现出的危险犯大幅扩张现象,这决定于其背后的风险治理思维缺陷:风险治理思维在导致危险犯扩......
决定某类过错行为 ,包括过失危险行为在内可以犯罪化的基础不是主观过错 ,而是危险行为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过失危险犯只能存......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张,合理限缩其适用范围是刑法学界的共识。长期以来的司法实践表明,对本罪罪状的解释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工业制造业,导致污染环境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同时给人类互相依......
危险犯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是刑法基于社会之中的危险行为的复杂性所作出的法益前置保护规定,而危险犯的危险作为危险犯的核心......
《刑法修正案(八)》在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进行修改后,标志着旧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已经被时代淘汰,这一淘汰降低了污染环境......
危险犯中当行为人实施了危险行为并造成了危险状态,在实害结果出现之前行为人积极消除危险状态并避免实害结果发生的行为,能否成立......
抽象危险犯具有过度稀释法益、突破罪责原则的品格缺陷,因而对其处罚范围进行合理限缩十分必要。在发挥抽象危险犯现代风险控制方......
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秩序与方式:提供了传统社会无法想象的物质便利,也创造出众多新生危险源,导致社会风险的日......
风险社会下风险与机遇并存,人类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繁杂的危险,由此风险刑法开始兴起,也推动着危险犯的刑法学研究。......
危险犯在刑事法学界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刑法理论界对危险犯的研究尚不是十分丰富,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危险犯未遂的相关......
主客观统一原则在哲学领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在刑事法律中是刑事理念,而在定罪活动中,“主客观统一原则”不仅是静态的指......
环境问题已经是各国乃至全球社会都在普遍高度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并且在纷纷采取政治、经济、技术等手段的同时,也采取法律包括刑法......
较之传统社会,“高风险”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这使得刑法的功能逐渐转变为控制社会的不安全性,风险成为推动刑事立法与理论......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社会问题,各国纷纷强化法律手段予以解决。在刑事法领域,惩罚环境犯罪的危险犯已成......
危险犯作为立法者在刑法分则中所设置的特殊犯罪类型,对其的研究正逐渐引起中外刑法学者的关注。由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和我国大陆......
工业化的浪潮极大推动生产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类利用资源、破坏环境的能力。我国政府在环境法制建设方面作出了相当的努力,形成了......
《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污染环境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通过扩大入罪范围、条件等方式,意图遏制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收效......
风险刑法理论是风险社会理论的产物,风险刑法理论中的风险是指非传统风险,环境风险是这一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德国环境刑法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