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诫相关论文
在那个浊浪滔天的时代,嵇康或许是最能领悟孔子的人。但历史就是这么诡异,最恪守礼教的人,却以“破坏礼教”的罪名,被送上了断头台......
嵇康死的时候才40岁,他死得很冤,“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事后连司马昭也“悟而恨焉”。这是《晋书·嵇康传》中说的,虽不知所据何......
一提到家风,就想起老一辈经常讲的“孝妇泉”的故事。一儿媳背着年老多病的公公逃荒,到一山坡后,公公口渴难忍,到处找不到一滴水。媳妇......
公元262年,嵇康被押上刑场,一曲空前绝后的《广陵散》后,曲终,人散。一代名士,终归尘土。 嵇康临刑前在狱中,写了一篇《家诫》,给他十......
【正】 李白的七律少,这是客观事实。对其创作七律少的原因,则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概而言之,大致有三: 其一,认为李白不善七律。过......
<正>中国古代家训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中富有亲情和温度的历史文明,它表达父辈的希望,抒发家声,展现家风。家训内容极为丰富,涉及......
古人早已注意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主要依靠家庭环境的熏陶与父母的倾心教育,即所谓"发智在师,育善在家"。因为一个人出生之时,天性......
"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嵇康,在生命最后时刻,留给儿子烈焰人格下春水般绝笔《家诫》。在嵇康儒道兼济思想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诫、家训大量涌现 ,形成了我国古代家诫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本文从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出发 ,分析了家诫盛行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兴盛发达。这一时期的家族教育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家族内世代相传的家学趋于繁荣,“家诫”、“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