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关尺相关论文
脉诊是中医四诊中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中医诊脉治病一直以来在广大患者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几乎是中医的象征。一名资深的中医,......
“寸口诊法”是中医最主要的脉诊法。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共有六部脉。历代医家尊《内经》之旨,认为寸关尺分候一定的脏腑,因而在病......
脉诊为中医辨证论治四诊之一。其中,寸口脉诊法,乃古今临床医家最推崇之脉诊法。医家诊脉之时,皆以示指号寸,中指定关,无名指按尺,......
<正> 脉诊的渊源和发展据《史记》记载,约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善用十二经、三部九候的遍身诊法,以及“四诊”合参的方法诊断虢太子的......
该文根据波动理论,推证了脏腑病变对寸、关、尺压力波的影响,分析了寸、关、尺部位的脉状与脏腑病变的关系.......
脉诊客观化是中医客观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医脉诊的客观化发展中,单部脉象的采集和分析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果,但单部脉象携带的......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源远流长.脉学精深玄妙,历代医家精心研究者甚众.早在《内经》《难经》等著作中就初步奠定了脉学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中有关妊娠的脉象有"妇人有子,阴博阳别,少阴动甚,其胎必结,滑疾易散,胎必三月,按之不散,五月可别"的记载,笔......
<正> 一、问饮食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脾胃为后天之本,病人饮食多少,喜恶何物,有无渴饮,口味的变异等情况,不只反映脾胃的病......
目的:探讨大学生寸口六部脉图差异的规律并推测其体质特征。方法: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分析仪依次分别记录双手寸口寸、关、尺......
<正> 本文试从陈修园丛书中的有关脉诊的论述,谈谈陈氏对脉学的研究,请同道指正。 1 对三部脉分候脏腑的看法在三部脉分配脏腑问题......
<正> 《脉经》是医学家王叔和的巨著,它和《内经》、《难经》皆道冠古今。王叔和,名熙魏晋时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约生于201—2......
<正> 脉诊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随着祖国医学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的一门独特的诊断学的特色之一......
<正> 1 中医与针灸走向世界的基石之——中医理论必须现代化、系统化 随着近代医学的迅猛发展,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传统医学大部......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的寸口6部脉图的差异。方法: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分析仪分别采集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33例寸口......
为了模拟中医三部九侯脉诊,促进脉诊客观化发展,论文在综述了国内外脉搏传感器、探头和脉象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各装置的优缺点后,......
<正> 本文想就中医脉象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历史回顾长期以来,有一种错误印象,即切脉似乎是中医独特的诊病手段。其......
<正> 于老临床六十余年,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于老辨证非常重视脉诊,认为只有精通脉理,掌握切脉技巧,......
<正> 脉诊是中医四诊中的方法之一,也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生运用手指的触觉切按病人动脉脉搏以探查脉象、了解病情的诊断......
<正> 脉象是切诊的主要内容,切脉在诊断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故《难经》有“切而知之谓之巧”,“切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
<正> 西晋医家王叔和,曾经以他在脉学上的成就而煊耀百代,名重医坛,然而,他对针灸学的贡献似乎并未引人注目而湮没无闻. 王叔和,山......
<正> 一、脉象分述(附脉象示意图) 1 浮脉 [脉象]举之有余,按之稍减。 [脉象分析]位:浮、中、沉皆可见。势:脉力基本同常脉。举之......
<正> 张仲景是非常重视脉法的,在其著作中,皆以某某病脉证并治名篇,把脉象看做是重要的辨证条件之一。《金匮》脉法,是颇有特色的,......
<正> 一、概述: 脉診是祖国医学切診之一,而切診又是四診之一。脉診包括着“三部九候”和“独取寸口”两种診脉法,但現在临床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