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观相关论文
康熙五十九年(1720),朝鲜肃宗李焞去世,朝鲜派出使团到清朝进行告讣与请封。使团正使李颐命之子李器之借此机会加入使团,开始了一......
清鲜关系在古代宗藩关系中地位特殊,历来是中外关系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朝鲜王朝实录》为基本资料,并参照清朝和朝鲜其他文献......
公元1778年(朝鲜王朝正祖二年,清乾隆四十三年),朝鲜王朝以陈谢奏文违式、谢缉捕逆党的原因派遣谢恩陈奏使团出使清朝,李德懋以书......
本文主要探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对华观与日本对华政策的关系,想要探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安倍晋三的对华观的形成,以及这对日本对......
1960-1964年池田勇人担任日本首相,他本人的对华观,相当程度上主导并影响了日本政府的对华决策。他在任期间,中日双方民间的友好经贸......
《战袍余尘》是田冈岭云跟随镇压义和团运动的日本临时派遣队来中国时撰写的随军纪行文,对此中日学术界曾给出高度评价,笔者在先行研......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后金崛起后,通过丁卯之役和丙子之役迫使朝鲜称臣,打破了以明朝和朝鲜国交为中心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然而通过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宗......
近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被西方列强殖民的危机,保持了国家独立。然而,在国家发展战略选择上,却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这种选......
大隈重信(1838-1922)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政党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在日本社会迄今仍颇存争议的人物。大隈的人生经历曲折复......
<正>近代以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日关系始终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界,随着近代日本对华政策史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日......
<正>杨栋梁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的成果,约500万字,集十余位作者之力完成。......
期刊
日本政府在"中国亡国观"与义和团乃"乌合之众"的认识基础上,加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民间虽在义和团运动的刺激下产生了部分"反战派......
对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的"脱亚入欧"与"亚洲主义"两大思想流派最初均在"中国亡国观"的基础上就对外战略问题应采取与列......
头山满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既不是政治家,也称不上是思想家,无官无爵。但正是这样一位在野浪人,在日本被称为"全国志......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同年中日两国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是中日长久往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辅车唇齿的中朝两国拥有着绵延千年的亲善关系,然而在两国友好往来的大背景之下,朝鲜对中华的认识却非始终如一,特别是进入西势东渐的......
日本的对华政策一直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弱小走向强大,而日本在强大后所制定的对华政策也随之改变,把侵略中国放......
中国与朝鲜山水相连,且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两国就保持着密切友好的关系。进入近代以后,亚洲各国面临着西方资本......
16世纪末同本挑起的侵朝战争,是日本在历史上第一次试图建立自己在亚洲霸权的尝试,对整个东亚国际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分析......
朝鲜的对华观一直是中韩关系史研究汇中的重要课题,在清鲜关系史研究中亦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自清初以来,朝鲜虽然是清朝的藩属国,......
由南开大学和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协办、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和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承办的“近代化过程中东亚......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是杨栋梁教授主持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认知及行动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