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理论相关论文
为了动员民众、支持抗战,为了揭露战争中的自私、腐败、贪婪、愚蠢、残忍,为了鼓舞爱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战,作为戏剧家,欧阳予倩......
李渔戏曲导演理论的鲜明特色在于其系统性,他从剧本的选取原则、剧本的改编艺术及导演对演员的指导三个方面详尽地论述了戏曲导演......
在讲究'和谐'、追求完美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形神兼备的演剧要求,由'意象'这一传统的艺术美学观生......
【正】 我国的戏曲剧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是没有导演的,但据戏曲史记载,又说自有戏曲表演以来即有了导演,大概这个职务往往是......
沈斌先生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导演艺术的实践,并认真进行戏曲导演理论研究,积累下近40万字的导演经验和理论研究文字。我看过沈......
由“家乐主人”、“家乐教习”、“观众顾曲家”三者通力合作而构成的明清家乐导演体系,改变了职业戏班“以优师之耳目为耳目”的重......
关于导演的几点思考顾威我1963年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一直做演员,1987年,一次纯属偶然的机遇,开始学做导演工作。那年,我创作的《巴黎人》......
20年前,河南省豫剧三团根据古典名著《金瓶梅》创作排演了大型新编历史剧《西门风月》,即刻引发了全国性的轰动效应。不仅各地剧场纷......
<正> 中国的李渔与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下均简称斯坦尼)是两位闻名于世的戏剧大师和理论巨擘。如果将他俩相提并论,进行一番......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院研究生教学有了较大发展。一九七九年,我院恢复招收硕士生。一九九八年六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我......
李渔《闲情偶寄》中的优师即现代导演的前身,但并非戏曲表演的主体,优师其人是参与戏曲表演工作的精通戏曲的行家。李渔认为,在戏......
彼得·布鲁克被誉为现代戏剧实验之父,同时,布鲁克也是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的先驱。有趣的是,部分西方戏剧人士对偶像派的布鲁克评......
在中国现代话剧发展史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的引入是社会革命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斯氏体系对话剧导演艺术......
<正>问题意识是理论的根本精神或基本特征,回归问题意识才是回归真正的理论。实际上,中国现代戏剧理论者也正是通过投射问题、审视......
李渔《闲情偶寄》和他的戏剧观袁启明李渔(1611-约1697年),是我国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理论家兼导演,是我国戏曲史上之集大成者。他的《闲情偶寄》......
中国传统戏曲,融合了歌舞、文学、武术、杂技、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段,是一个别具特色、自成体系的综合艺术样式。中华民族注重......
【正】 言语艺术造型是指演员以有声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创作实践。它在全民族的语言现象里,虽属少数人的却是颇有影响力的口语行为......
凡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艺术形式去表现统一的命题而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都有资格被称为综合性艺术。中国戏曲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