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和玉相关论文
<正> 1965年夏天,我见到京剧司鼓老人沈玉奇。说:“盖叫天近来噪子很好,戏瘾来时,连我这个打鼓佬都不嫌弃,要我为他操弦吊嗓。”当......
北京是京剧的故乡。从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算起,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期间,随着水路、海路、铁路的输送,京剧开......
常闻黄宗江先生擅写剧本,兼写散文,不仅写而且演,中英文均能“脱口秀”。“九九艳阳天”的歌词也脍炙人口,就是很难得见到他写诗。非不......
<正> 从1790年始,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这“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受到了自宫廷至民间各阶层观众的喜爱,由此便在北京扎下了根......
<正> 就京剧来讲,南方的“功”特别硬,北方的“戏”非常好。南方,演员一抬腿就到鼻子尖儿,一个跟斗能翻到云眼儿里去。但是,戏没有......
<正> 戏曲界有人怕談“派”,主张什么“无派論”。过去戏曲界曾經存在过某些宗派现象,这当然不好,应該反对;可是我們所提倡的“派......
<正>世间之"好",最高级者莫过于不可言,不能言,也就是说不出来的"好"。比如作文,言别人所不能言,而又如别人意中所欲言者,才可算天......
<正>尚和玉(1872—1957),早年著名京剧演员,工武生。直隶宝坻大套村人。原名尚壁,字和玉,外号尚老道,中年后官称尚老将。尚和玉幼......
<正>民国十四年(1925年)8月份《京报》附设第一种周刊之《戏剧周刊》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因为梅兰芳所演《长坂坡》戏中的一句只有两......
<正> 对于厉慧良的艺术表演,我过去并不熟悉,只是在不久前才连续地看了他几次演出。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我喜欢他在几出传统武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