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索十三套相关论文
福建南音与北方弦索——两个地理位置相距千里之远的乐种,《松青夜游》与《八面金钱经》——两首互不交集的传统乐曲,工尺谱与工乂......
摘要浙江筝派起源于浙江杭州,盛行于上海,它与杭州滩簧、江南丝竹、弦索十三套等传统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代表人物王巽之先生......
“弦索十三套”是指流传于明清时期的13首器乐曲。据现存于世,荣斋于1814年所记载的《弦索备考》“弦子卷”中只记载了11首,唯独缺......
中国民族室内乐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体裁和表现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目前被视为我国民族音乐主要的体裁和呈现形式之......
中国的乐器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种类形式多样的器乐、纷繁复杂的组合,音韵动听的音响,构成了各个时期音乐形态的特色。苏州弹词是一......
以记录了由弦索乐器演奏的十三套大曲而著名于世的巨著《弦索备考》,事实上只有筝谱记有十三套乐曲,而三弦、琵琶、胡琴谱仅记有十一......
《弦索十三套》是集合了13首著名弦索乐合奏的曲集,这13首乐曲分别为《合欢令》、《将军令》、《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
<正> 1989年12月12日,中央音乐学院大礼堂举行了一场亚力山大·齐尔品钢琴作品音乐会。演出结束,台上站满了祝贺的人们,这时有一位......
弦索乐流行于清代北京满蒙民族文人中,后由蒙古族文人荣斋整理成《弦索备考》共有十三套乐曲构成,他们是《十六板》、《琴音板》、......
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蒙古族文人荣斋编撰的古谱《弦索备考》中收录了迄今为止中国音乐史上能找到的、最早的、工尺谱记录的中......
本文在对筝曲《月儿高》音乐本体分析过程中,将自称源自"弦索十三套"的浙江筝派代表曲目之一《月儿高》,作为《清代古谱〈弦索备考......
<正> 一、琵琶音乐历史研究的困难琵琶,做为胡乐传入中国的代表乐器,虽曾在历史上与代表汉人原有音乐的古琴形成互相颉颃、互为消......
筝,作为一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族乐器,在演奏艺术上经历了从起源到成长、兴盛和再发展变化的过程。我国各地的筝艺术和各地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