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靶相关论文
飞行体再入大气时,后面拖着一条很长的高温非平衡等离子体尾迹,对微波信号产生强烈的散射和吸收,不同的尾迹具有不同的雷达散射截面,会......
该文利用化学反应平衡动力学原理和辐射跃 迁能级理论对高温平衡空气中N、O、e、N、O、NO、N、NO、O等9种组分的浓度和各种组分的......
本文描述的是研究爆炸成型发射弹(EFP)模型的流场及超高速空气动力特性所用的弹道试验设备;简要报导了记录全尺寸干涉图形的技术;......
对高超声速圆球模型飞行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空气完全气体模型、平衡气体模型以及热化学非平衡11组元气体模型求解非定常轴......
该文介绍了激光全息干涉技术在200m自由飞弹道靶的初步应用课题的研究情况。对高速的轴对称模型周围气流密度场定量测量进行初步探......
使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再入物理弹道靶和双狭缝式辐射计测量了多个状态的高超声速无烧蚀钢球模型非平衡流场的可见......
介绍了利用InSb红外辐射计在弹道靶上测量底部直径为10mm、半锥角和头部半径分别为9°、2.2mm(模型A),8°、0.6mm(模型B)的两种非......
为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现象、给边界层计算提供可靠的对比数据,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趟高速弹道靶上开展了锥柱裙模型高......
为深入认识再入物理现象,在弹道靶上做了模型头部和近尾流红外辐射测量.发射器为14.5mm口径的二级轻气炮,模型为φ10mm的球,材料为......
介绍了利用X、Ka波段雷达系统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弹道靶上测量≠10mm的非烧蚀钢球模型和∮10mm烧蚀铝球模型、......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弹道靶上利用电子密度测量系统进行了高超声速钢球模型、铜球模型尾迹电子密度测量。电子密......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FD-18A超高速碰撞靶上进行了Whipple防护屏的超高速撞击试验.弹丸为LY12铝球,撞击速度为4.5km/s,撞......
2010年3月31日,增强型爱国者-3系统(PAC-3 MSE)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成功完成战术弹道靶弹拦截试验,这是该系统2010年度进行的第......
<正> 一、前言美国从五十年代末开始探索和研究机动弹头问题,至今已有约25年的历史。早期主要对弹头的机动原理,与弹头机动有关的......
弹道靶自由飞试验是高超声速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地面试验手段.试验中厘米级的弹丸/弹托在10米级长度的管道中加速至极高的速度,出......
介绍了开式微波谐振腔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试验结果,获得了(φ)10mm钢球模型在6.65kPa干燥空气中以速度5.44km·s-1飞行时的......
介绍了利用X、Ka波段雷达系统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弹道靶上开展了金属锥模型和开槽锥模型及其尾迹的电磁散射截......
为提供验证超高速撞击数值仿真所需的试验结果,给出了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进行的铝质Whipple屏超高速撞击试验部......
当飞行器在大气层中以高超声速飞行时,在下游形成的等离子体尾迹有可能引起雷达散射截面(RCS)突增现象,影响飞行器的探测、跟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