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班进京相关论文
徽剧《徽班》是安徽省徽京剧院为纪念“徽班进京”历史而创作的大型徽剧,剧中三次运用了“戏中戏”叙事手法,插入了六折戏曲片段,分别......
(一、看戏少,看新戏和兄弟省的黄梅戏更少,说的一定很片面;二、本文只能谈到向京戏学习的问题,并不是不要向其它兄弟艺术学习.京戏......
《徽班进京》讲述的是徽、汉、昆等剧种融合形成京剧的过程,在演出形式上打破了以往的惯例,有徽剧演员、京剧演员、昆曲演员,甚至......
公元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吸收融合了秦腔、昆曲、京腔而孕育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京剧。然而,徽剧这一古老而优秀的剧种,在今天却面临......
新编徽剧《徽班进京》以225年前徽班进京这一梨园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为内容,运用了先进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试图再现徽剧的强大艺术......
一徽班进京的历史背景乾隆朝,对于戏曲活动多所举措。故而宫廷与民间的戏曲演出,从演员技艺、剧本编写、排场表现到剧场形制等,多......
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演出与学术研讨等活动,1990年12月21日至1991年1月1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
期刊
悠久的中国文化进入近代以来,面临着一个如何适应骤然而迅速变化的人民生活的新环境问题。这个问题提到日程上来是从鸦片战争时开......
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元月12日,中国京剧史上前所未有的名家毕集,佳剧荟萃的盛举——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在......
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演出,台上姹紫嫣红,百花争妍;台下更是春色撩人,佳话频传。谁知“乔玄”是病号开幕式上名家联演......
<正> 京剧并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产物,它是由徽剧孕育衍变发展而成的。1790年(乾隆55年)为了庆祝乾隆皇帝80寿辰,三庆徽班进京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