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道情相关论文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很多个“第一声”,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乃至整个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男女爱情的诗篇成......
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的美学构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文论强调“文从道出” ,文道合一 ,突出了文艺的认识作用 ;诗论强调“感物......
朱熹是《诗经》学术史上革故鼎新的风云人物,其《诗经》批评资料异常丰富。择撷朱子原话,以《诗》说命题形式,评述其相关思想观点,大抵......
王夫之论《诗》完全打破了由《序》、《传》所开创的传统研究模式,以《诗经》为起点论及汉魏六朝及唐宋的诗歌,从个人的哲学、文学......
朱熹的“感物道情”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两大源头——“交感”理论和“言志”理论的继承与整合,而这一整合就逻辑地走向“兴”。因......
朱熹理学与文学虽然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二者都是构成朱子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朱熹理学与文学的研究多是......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
情感是诗歌艺术的审美本体,理学家虽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并没有极端地否定人的情感;相反,正是在肯定情感的基础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