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现代化相关论文
在当代文学的流变过程中,“样板戏”始终是一种众说纷纭的文学现象,一方面,它是十七年文学资源与审美经验的高度整合,又是对“左翼......
社会剧是1950至1970年代台湾剧坛常见的话剧类型。这一时期的台湾社会剧创作可以分为三种情形。在描写当代台湾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
<正>从1978年开始当代美国戏剧被大量地翻译和介绍,被搬上中国舞台。当然,在这种文化交流的绝对逆差中,中国并不一味被动地接受,而......
1950至1960年代台湾剧坛出现的"反共抗俄"剧,是作为"政治作战与心理作战的前锋"的"反共抗俄"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意识形态......
文明新戏学习日本戏剧,是中国话剧史上学习外国戏剧的第一次尝试。本文围绕“外国剧本的翻译搬演”、“外来形式的吸纳扬弃”及“话......
社会剧是1950至1970年代台湾剧坛常见的话剧类型。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认为这一时期的台湾社会剧充满'反共'意识形态,然而实......
京剧“以歌舞演故事”的叙事方式,最先得到王国维的命名和赞赏,五四时期则在新的文学观念的比照下被否定,再到“国剧运动”派从艺术角......
20世纪 80年代的戏剧观念大讨论混淆了政治教条支配下的伪现实主义与艺术话语中的真现实主义 ,笼统地排斥与消解之 ,鼓吹现代主义......
张彭春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引领者与国际化的推介者。他直接将西方戏剧引入中国并使文明新戏转向现代话剧,影响了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