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改革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成功地改编京剧在剧本创作和舞台呈现两方面的分析,旨在对新时期的京剧改革有一个大体上的涉猎和了解,并以京剧《......
<正> 有些日子了,高平同志在《北京观察》141期(2002.7),以《关于京剧改革》,对《中国戏剧》538期(2002.3)我的《京剧的古老与它的......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的戏曲舞台上 ,曾经出现过一种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实用主义的京剧改革模式 ,本文称之为“延安模式” ,并......
京剧之变发轫于20世纪初,它的出发点不是戏曲的生存危机,而是迎合于一种求新求变的社会心态,或曰天下大势,希望戏曲能有益于社会,能改变......
2016年4月25日,梅葆玖去世:5月8日,李世济(程砚秋义女)去世。加上2012年张学津、2015年马崇仁,“大师二代”们正在密集地进行人生谢幕。......
当人们还沉浸在“洪湖赤卫队”到“江姐”的歌剧快速发展的喜悦中时,当人们正在期待更辉煌的歌剧时代到来时,有谁会想到:一场史无......
由于我所领导对提高创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十分重视,最近抽出一部分同志到上海参观华东美术展览。这次外出参观是在学习了京剧改革精......
1908年建立于上海的“新舞台”,不仅是京剧改良运动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它在上海这个五方杂处的......
在上个世纪的戏剧发展史上,以田汉为代表的新文化人对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其特色在于注重以现代文化眼光......
【正】 欧阳予倩先生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位大家。他既是我国话剧艺术的创始人之一,又是与梅兰芳齐名、有南欧北梅之称的著名京......
作为梨园泰斗的玄孙,萧岱青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话语间不时流露出骄傲而没落的世家子弟气息,就是那种亲历自己钟爱的艺术由胜而衰的无奈......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所谓的样板戏“回潮”现象。众所周知,样板戏是“文革”中官方直接抓的文艺典型,得到了毛主席的积极支......
对当前京剧改革过程中的美学问题进行宏观的探讨,有利于我们在改革时有较为明确和科学的指导思想.该文作者结合第三届京剧艺术节展......
"孤岛"时期,欧阳予倩和周信芳分别组织中华剧团和移风社进行京剧改革。欧阳予倩的改革受现代话剧的影响,在剧本创作、舞台灯光以及......
该文以文化中的逆向思维——即与强劲时代风潮(西化)相左的文化动向及“自我否定”趋势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诸方家如:康有为、墚启超、......
梅兰芳在他的艺术生涯中 ,为传统京剧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做了多方面的探索 ,形成了一种可称之为“‘移步’而不‘换形’”......
<正>我对上海京剧院是无比钦佩和崇敬的。在我的心目中,上海京剧院是京剧改革创新的一面旗帜。过去,我曾写过三篇与上海京剧院有关......
1964年,江青为搞戏剧改革来北京市委,彭真、张洁清、刘仁同志接待了她,我也在场。江青传达了毛主席对市委同志的问候,她还转告说,毛主席......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倡导下,随着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开展,如徽班进京二百年纪念活动、梅兰芳、周信芳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梅......
京剧文化本身是不具备"原生态"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而具有现在性和变迁性,所以,如果要将京剧文化进行产业化,就应该同时做到......
马少波解放以前在胶东推行京剧改革,解放以后是全国戏曲改革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权威发言人,在整个戏曲改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张彭春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引领者与国际化的推介者。他直接将西方戏剧引入中国并使文明新戏转向现代话剧,影响了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