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效应相关论文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效应。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唐山中心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病毒经粪-口途径传播,不仅可以感染人,而且有多种动物可以作为其自......
目的:从诱生IFN-α/β的TLR7/8-MyD88信号通路角度探讨麻黄先煎之麻杏石甘汤(简称MXSGD,下同)抗A型流感病毒的效应机理,为其临床应......
抗病毒天然免疫系统是生物长久进化选择的结果,是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Ⅰ型干扰素(TypeⅠinterferons,IFN-Ⅰ)是脊椎动物对抗......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机体抵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当病毒入侵机体后,即被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
本论文针对禽流感病毒(AIV)的关键基因--复制酶基因PB2,设计并构建了八种M1GS核酶,分别是M1GS-T436、M1GS-T934、M1GS-T1105、M1GS-T......
目的:比较中药单体黄芩素、木犀草素、熊果酸的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方法:选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CPE(细胞病变法),以有效剂量与......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给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造成巨大威胁。目前,对于FM......
第一部分 rhIFNα2a、IFNα2b和IFNα1b、IFN1b突变体抗病毒效应的对比分析及IFNα2b诱导MxA的表达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亚......
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妊娠期HCMV活动性感染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导致宫内传播,引发流产、死胎、畸形及胎儿生长受......
RNAi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是参与细胞防御与分化调控的机制之一.RNAi的作用由dsRNA启动,通过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等......
流感病毒NS1蛋白的功能研究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以前的研究着重于它对宿主细胞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方面考虑.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
木犀草素是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以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最近研究发现木犀草素不仅对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干扰素与宿主的抗病毒防御反应、细胞生长和免疫调节密切相关。干扰素的合成与功能受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构建人的抗流感病毒基因-MxA(Myxovirus resistance protein A)克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再将pEGFP-C1-MxA转染NIH-3T3细胞,通过G41......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体外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实验室标准株及耐药株的抗病毒作用,了解分次给药法是否能增强ART抗病毒效应。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中20%~30%是儿童,慢性乙肝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危害极大。拉米夫定具有迅速强效的抗病毒......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重组α型干扰素(IFN-α)基因序列, 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人工合成新型重组IFN-α基因......
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它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作为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保护动物不被病毒感染,它不仅具有抗病毒效......
为了研究短双链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柯萨奇B组3型病毒(CVB3)复制的影响及其作用特性,合成针对CVB3基因组2B区的siRNA-2......
为研究抗伪狂犬病病毒(PRV)特异性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本研究采用与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病毒相结合的高内涵筛选系统对......
目的比较RNA干扰(RNAi)技术与利巴韦林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效应,探讨RNAi技术体外抑制RSV的有效性。方法用成功构建的表达载体pshRNA......
随着多不饱和脂肪酸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抗炎、抗微生物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发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研究......
干扰素(Interferon,IFN)作用于靶细胞表面受体后,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激活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
病毒感染和宿主抗病毒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许多病毒感染宿主后,病毒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被宿主的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从而激活宿主I型......
近年来,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s)的相互作用逐渐成为免疫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两种细胞可通过细......
目的进一步研究不同亚型不同品牌基因工程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方法采用微量细胞病变(CPE)抑制法进行抗病毒试验. 结果不同品牌IFN......
目的:探讨miR-122对α-干扰素(IFN-α)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效应的影响。方法:给感染HCV的Huh7.5.1予miR-122模拟物(20 nmol/L、100......
流感病毒NS1基因敲除毒株(delNS1毒株)的获得可以使我们建立更有效的生物学关系,主要表现在流感病毒繁殖周期和致病的过程中,流感......
第一部分miR-122对IFN-α抗HCV效应的影响目的:探讨miR-122对α-干扰素(IFN-α)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效应的影响。方法:1.给感染HCV的......
埃博拉病毒病(EVD)是由丝状病毒科埃博拉病毒(EBOV)感染人类和非灵长类动物导致的致命性传染性出血性疾病,病死率高。尽管目前针对......
本研究以Gen Bank中蓝藻抗病毒蛋白N(CVN)基因序列(DQ668406.1)为基础,合成CVN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MAL-c5x-CVN,通过优化诱导条件,表达......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昕冯力研究员领衔的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逃逸干扰素抗病毒效应方面......
病毒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重要微生物。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活动范围的扩大,暴露于未知致命病毒可能性不断增加,......
抗病毒天然免疫系统是生物长久进化选择的结果,是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I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s,IFN-I)是脊椎动物对......
目的:探讨商陆提取蛋白(PAP)在体外抗柯萨奇病毒(CVB3)的效应。方法:(1)用MTT法检测PAP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2)在Hela细胞上采用微量细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