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丁入亩相关论文
中国是全世界最早有赋税制度的国家,在封建统治秩序建立之前,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当时统治阶级的需......
[关键词]试题讲评,教师,赋税制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57-6241(2010)11-0052-02 武汉市2010届高三......
田文镜是雍正朝著名的三大“模范督抚”之一,备受世宗雍正皇帝的信任,因此在任期间,恪尽职守,大力推行世宗的各项政策,在其眼中唯......
<正>中学《中国历史》第二册80年8月版的试用本和这次改编的82年6月的新版关于明代“一条鞭法”的内容都是这样表述的: “一五八一......
记录历史是史学家的使命,历史记载的大都是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的大事。史称孔子撰《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点出了历史的厉害。 可惜......
传统保镖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典型的文化现象,涉及到金融、管理、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充分彰显出其“俗”性。因传统保镖业是依仗......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并税除费”式改革,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人亩皆属此列。其宗旨都是要把从朝廷到基......
摊丁入亩是清王朝实行的一项财政改革措施,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盛行。“摊丁入亩”即“地丁合一”,这种赋役制度将本应出的徭......
人教社新版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讲到清初赋役制度的改革——“摊丁入亩”。由于教材叙述简略,不少学生常问起“摊丁入亩”究竟......
贤人云“以古鉴今”,电视剧、中不断有清朝各种政策的改革措施,如“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清王朝整治吏治、防腐纠弊曾经是......
乾隆《颍州府志》系清代颖州知府王敛福亲自动笔修纂,是当时唯一的一部府志,初版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全志十卷.颍州府是皖北地......
清人俞正燮推断,“摊丁入亩”的赋役制度改革是乾隆朝废除度牒制度的原因,学术界至今沿用此说,似成定论。在界定度僧、僧籍及度牒......
土地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起决定性的关系,土地关系包括土地占有关系、租佃关系和赋税关系.本文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分成三......
酒泉古代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三次人口发展高峰。第一次是西汉中后期,第二次是唐代前期,第三次是清代中期。本文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论......
清初赋役制度因袭明代,土地所有者须缴田賦,全部人丁须纳丁银。但这一制度弊端百出,清政府曾多方设法改革。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颁......
桂西南地处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唐宋时期此区域还是荒蛮与朝廷流放犯人瘴气弥漫之地。经过明清“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中央加强了......
自唐后期以降,苏州因其富庶成为国家财赋中心,同时也是赋役繁重之所.明中后期,苏州成为赋役改革的肇始之地,一条鞭法也在苏州得到......
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是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调查,包括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直至清朝前期的社会调查。 ......
清初“摊丁入亩”政策对清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环境也构成了巨大威胁,引发了地表植被遭严重玻坏、自然......
中国历史上清朝雍正皇帝关于赋税制度改革所实施的“摊丁入亩”政策,废除了长期以来封建赋税制度中的“人头税”,纵使未能完全实现......
赋税制度是封建国家的重要财政来源,对于广大的农民是沉重的负担。农民们背负着重担,忍受着剥削,辛勤的劳作,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农业税是我国最古老的税种,从春秋时期鲁宣公15年(公元前594年)的“初税亩”制度开始,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2006年国务院决定在全......
爱新觉罗·胤稹(雍正帝)的即位自古以来都一概视为篡位.笔者以为雍正并非篡位者,只不过是康熙晚年选嗣思想的转变和诸王子相互......
清代的“摊丁入亩”改革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影响深远的赋税改革,究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一次成功的赋税改革其必然......
<正> 明代后期,欧阳铎、王仪、海瑞等人先后在苏松两府实施一条鞭法。这一改革,重点在徭役,一是合并里甲均徭的项目,统一称为里甲......
本文简要分析了清代摊丁入亩改革成功的原因,即对改革政策出台时机和政策实施力度的把握,以及配套措施的采行与推广,而不追求一时......
“摊丁入亩”制度对清朝人口的急剧增长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这是史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笔者从徽州现存的族谱资料入手,通过对该制......
关于清前期的赋役制度与赋役改革,国内学界与日本学界已对制度总体、摊丁入亩、均田均役、图甲变动、户籍重建、赋役册籍等进行了......
通过对"摊丁入亩"制度从出现到发展的纵向研究,认为"摊丁入亩"使农民的负担并未减轻,农民的封建依附反而进一步加强,间接阻碍了资......
文章对清康熙和雍正时期采取的两项赋税改革即“摊丁入亩”和“耗羡归公”进行了剖析。认为两项措施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
摊丁入亩作为清代一项重要的赋税改革政策,在山西省从开始实施到最后实现耗时近140余年的时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究其原因,与山......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有清一代的洞庭湖区,在遭受长江中上游地区山林开垦、泥沙大肆入侵之际,又遭本区人民与湖争地、围垸造田......
乾隆《颍州府志》系清代颍州知府王敛福亲自动笔修纂,是当时唯一的一部府志,初版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全志十卷。颍州府是皖北......
南宋的摊丁入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旧税法中丁口因素不断衰退,"身丁钱"逐步向田亩税归并,并最终在大部分地区得以蠲免,......
摊 丁入 亩作 为 清代 一项 重 要 的 赋税 改 革 政 策,在 山西 省 从 开 始实 施 到 最 终实 现 ,耗时 近 140 余 年 时 间 ,历 ......
本文利用摊丁入亩的地区差别及时间先后构造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从平均意义上来说,推行摊丁入亩导致地方政府起运银占比下......
作者认为清初一条鞭法之所以能得以较顺利较彻底实施,是由于明末农民战争,明未清初的“奴变”运动对缙绅地主的打击以及与清廷对官......
<正> 赋役制度是封建国家重要的经济制度,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支柱。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其赋役制度集历代封建赋役制度......
<正> 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一般指历史的想象能力、历史的观察能力、历史的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下面谈谈我在《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