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苏铁相关论文
攀枝花苏铁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树种,为适应干热河谷气候,攀枝花苏铁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建立特殊的......
本文经对攀枝花苏铁林90余个样地调查结果,将苏铁群落分成九个类型,并对类型的特征作了描述,反映了攀枝花苏铁的生物多样性。对攀......
攀枝花市建市之初,人们并未认识到苏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生态和工业两种文明形成了对立。毁林开荒、放牧、农垦......
我们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查清了攀枝花苏铁资源,并通过多年实地观测,初步掌握了攀枝花苏铁的生物学特性。
On the basis of detai......
一、概述苏铁俗称铁树,为常绿木本植物,是一种古代孑遗的种子植物。距今1—2亿年间,地球上的苏铁十分繁盛,至白垩纪末期大部绝灭......
作为国际上著名的苏铁专家,陈家瑞先生对濒危植物保护和苏铁研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曾长期担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幸存物种......
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是近年来我国苏铁属植物中新发现的一个新种。由于人工不断地采挖,资源破坏较重,再加上自然授......
<正>苏铁属植物是CITES禁止贸易的植物,但是盗挖、毁林开荒和伐木毁林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苏铁属植物的濒危。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四川省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的攀枝花苏铁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对采集的48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
报道了在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专一取食攀枝花苏铁叶片造成危害的灰翅串珠环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正> 1971年,四川省林科所和飞播林场进行植被考查时,发现大片自然苏铁林,地理座标是东经101°33′30″~101°35′38″,北......
设立自然保护区是国际公认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设立自然保护区只是保护工作的......
本文就苏铁盾蚧对攀枝花苏铁的危害情况,采用标准样地抽样调查的办法,摸清了危害攀枝花苏铁的蚧壳虫科类,危害情况及分布特点。结合调......
选择攀枝花苏铁林下计划烧除试验后苏铁及其根系周围土壤(0~15 cm)为对象,研究火烧对攀枝花苏铁植株生长、叶片生理和苏铁根系周围......
以石山苏铁Cycas sexseminifera为父本,攀枝花苏铁C.panzhihuaensis为母本开展人工授粉,成功获得杂交种子并繁育成苗。结果表明,石......
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L.Zhou et S.Y.Yang),又名铁树,在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居民称为董棕,是苏铁属的植物......
对攀枝花苏铁(Cycaspanzhihuaensis)种群的地理分布、数量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和毁坏历史进行了野外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种群的自然栖息地是相......
以叉叶苏铁和攀枝花苏铁为材料,比较2种苏铁的抗冻性,并探究其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叉叶苏铁和攀枝花苏铁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
苏铁是一类起源古老而孑遗的裸子植物,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保护的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是迄今为止世界上......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L. Zhou et S. Y. Yang)种群进行野外调查和定位观察,结果表明:成年植株的雌雄比接近1v1,但开花季节雌雄球花的比例是偏雄性......
分布在南亚热带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攀枝花苏铁,普遍受蓝细菌侵染形成特殊的多级分枝珊瑚状根瘤簇。当年生树苗活瘤重可达8克/株,100......
以攀枝花苏铁的羽叶作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以MS+2,4-D0.2mg/L+BA1 mg/L为最适宜培养基;2,4-D有利于诱导......
本文报道了在矿山迹地进行植被恢复特别是进行攀枝花苏铁恢复的技术操作。在矿山迹地进行大坑客土大苗造林,林草地表覆盖抗旱,优先恢......
在利用ISSR技术对攀枝花苏铁( Cycas panzhihuaensis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对影响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如DNA的......
[目的]对攀枝花苏铁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研究。[方法]利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生长素2,4-D与细胞分裂素6-BA对攀枝花苏铁羽叶诱导......
对攀枝花苏铁种子的种皮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种子的种皮分为三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的明......
首次从攀枝花苏铁(Cycaspanzhihuaensis)的茎、雄花、雌花和种子中共分离出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分别鉴定为:佳味酚β芸香糖苷(1),穗花杉双黄酮(2),罗......
期刊
对攀枝花苏铁种群自然繁殖习性进行了调查,开展了人工授粉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自然种群以根蘖繁殖为主,种子繁殖较少;人......
实地调查云南省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渡河片区的攀枝花苏铁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其种群结构及特征。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群落生......
攀枝花苏铁是1971年发现的苏铁新种,1981年正式定名,1984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属于世界珍稀濒危植物残遗物种.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