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汉简相关论文
敦煌汉简出土时间早、数量庞大,直接促成了近代简牍学的产生。其内容包罗万象、语言文字资料丰富,又为二十世纪简牍学的发展提供了资......
敦煌玉门关是西北史地一个永恒的话题,研究者所据文献大体一致,若有新资料则是汉代简牍文书的出土与旧有资料的再整理.该文以小方......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局势的不断变动,对于地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在两汉时期表现的更为明显。本文将以敦煌汉简中记......
敦煌汉简文书口语性较强,复音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已基本成熟。其中偏正式复音词数量最多,有692个,占全书复音词的59.35%。和先秦汉语相比,......
甘肃不仅是近几年来最早发现汉简的地方,而且也是出土汉简最多的地方。甘肃出土的汉简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两汉时期政治、法......
宋徐铉校订许慎《说文》时,将许慎未收录、而经典相承传写、时俗正在使用的字归于《说文新附》。许多学者对这些新附字异议纷纷,并有......
[摘要]按《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敦煌郡,继设敦煌、龙勒、效谷、渊泉、广至、冥安六县。龙勒有阳关、玉门关,......
敦煌汉简少而散的特点,使资料本身缺少互堪、互参的机会,致一些问题难以理解,其中简143的“三节”、“泉都”两个地名就是如此。或言......
汉代在河西地区推行郡县制的同时,考虑到河西地区的特殊情况,在职官设置上多有变通,适应了河西地区的发展需要。本文根据出土的敦......
1979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敦煌市西北95公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进行发掘,共获得1221枝简牍,这是继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Aurel Stein,......
期刊
摘 要:敦煌汉简的语料价值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说,敦煌汉简可以补正《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书证等方......
《敦煌汉简》中收录的387、388和1787号简均与《周易》有关,其内容与今本《周易》传文完全不同.387和388号简上的“乾”在出土的先......
本文是对"敦煌汉简"释文所进行的校订,主要针对前人及时贤未释或误释的字词,依据字形及辞例进行新释或改释,共二十则。......
敦煌汉简文书口语性较强,复音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已基本成熟。其中联合式复音词有236个,占复音词总数的20.24%,分同义联合、类义联合、反......
自从敦煌汉简出土以来,已近一个世纪;居延汉简的出土,也已逾60年。学者对这些可靠的带文字的文物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王......
本文主要以敦煌、居延汉简中的数词和数量表示法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敦煌、居延汉简中的数词和数量表示法的种类和各自的使用特点......
《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是敦煌汉简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集大成之作,但将《敦煌汉简》与该书对读,仍发现部分释文有可商榷之处。本文通......
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先秦时期的军法中有“降北”之罪。出土文献中也能找到这些军法刑名,而且还证实了相应的刑罚:“降北......
本文对敦煌马圈湾出土编号分别为敦85、敦86和敦127的三枚汉简进行了新的考证。初步认为简文所反映的史事很可能与始建国二年车师......
本文探讨敦煌汉简中的异体字。首先对异体字的定义、异体字与正字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然后对敦煌汉简中的异体字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分......
通过敦煌汉简中所见到的有关谷物收支记录的简文,对汉代的账簿记录格式和财务审计工作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当时会计工作的进步性。......
从《敦煌汉简释文》《敦煌汉简(全二册)》出版到当下,以其为一手材料,对汉代敦煌地区的屯戍、政治、经济、军事、中西交通、文学和......
斯坦因在第二次中亚考察中在敦煌T.XV.a遗址中发现了十枚医书简,这十枚简都是竹简,形制相同,字的风格也一致,应该是一部医书的一部......
敦煌汉简中记载了大量关于汉代敦煌郡戍卒的武器装备情况,可分为长兵器、短兵器、远射兵器和防御器具四大类。对于这些武器,有着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一双满布浓重汗毛的大手略略颤抖着,在摇曳的烛光下翻阅着泛黄的佛教经卷、手写本、各种文书,以及绢画等……这是我想象中的一百多......
甘肃是文物大省,历史上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是战略地位重要,历代遗存下来的文物异常丰富。竹木简牍就是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的珍贵史......
“日书”在沉寂多年后 ,随着一份份完整“日书”的出土 ,又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要数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
本文公布了1998年在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的5枚木简,对其内容进行了考述,并对汉简涉及的"出入关刺"、"关守侯"、"匈奴译"等问题作了考证和补......
汉代重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拥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居延、敦煌等河西汉简中下行和平行公文多以“如律令”结束,反映了当时法治......
敦煌市博物馆将其收藏的全部汉晋简牍以《玉门关汉简》出版,是研究汉代的敦煌与西北史地的重要资料,也是敦煌汉简与中外关系史料的......
《敦煌汉简》与《居延汉简》中记载的病书、病历、举书、病卒簿籍、吏病书卷、医生、医疗机构、巡病出诊、药物供给、免费医疗、日......
两汉时期,汉王朝与匈奴展开了长期的西域争夺战,争夺的重点是人口大国乌孙和战略要地车师。汉王朝通过与乌孙和亲,联合抗击匈奴;用......
敦煌悬泉置出土的汉简可证:乌孙归义侯卑爰疐遣子入侍汉朝的时间为元始二年(公元2年)二月;《汉书·西域传》中的都护孙建与王......
由于用字假借、书写简化、内容单一、缺乏规范等原因,敦煌汉简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这些通假字除常见形体外,还有古文、省体、繁......
甘肃不仅最早发现汉简,而且出土汉简数量最多。近年来,学术界对甘肃汉简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内容涉及政治、经......
悬泉汉简总计23000余枚,主要包括:邮置、邮书,过所与乘传(出行者的身份证明以及用车制度),诏书与各种官府文书,律、令等司法文书,......
敦煌汉简的"民间性"问题向来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话题,以往人们在从汉代教育、官吏选拔制度等因素讨论此问题时,忽略了汉代的书法理论。......
敦煌汉简作为古老丝路上的重要遗产,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从书法文化角度来看,这批汉简普遍具有较高的书写水准,保存了汉代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