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泉置相关论文
在西汉与西域,尤其与乌孙关系史中,常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在西域的稳定以及汉朝与乌孙关系的和睦等方面,曾经发挥过相当积......
从西北汉简所记可以看出,汉代以“奉献”为目的的西域使团入关后,首先要接受敦煌郡相关部门的清点和沿途登记.没有汉方迎接的一般......
“中国发明造纸术的时间,向前推了300年,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1987年9月13日清晨,正在日本京都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潘吉星,像......
两汉时期,为保证信息传递的顺利进行,在全国各地交通线上设立了众多的邮驿机构,在西北地区更是广设邮、亭、驿、置,史称“列邮置于......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唐宋诗词里的边关驿站总是渲染出千愁万恨的情丝,寄托着边塞诗......
驿站是古代国家军事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传递紧急军政公文和信息,并为军政公务人员的出行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的服务。......
1991年是中国简牍学研究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 ,是年 7月 2 3日至 8月 2日 ,在兰州召开了首届国际简牍学研究学术讨论会。来自日......
悬泉置受到敦煌、效谷两级政府的双重领导,以郡领导为主,级别大致与县相同,主官为啬夫。服务人员的来源除了官吏、戍卒,还有一大部分是......
黄沙漫卷,驼铃声声,这是人们对丝绸之路的最初印象。1877年,当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里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时......
根据简牍的纪年对甘肃悬泉置遗址出土古纸各层位的时代进行分析,发现悬泉置遗址的第3层和第4层的简牍均为西汉纪年,应为确切的西汉......
利用悬泉纪年简对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纸张的年代进行考证。通过考察II90DXT0115、V90DXTl712和1190DXT0114三个探方纸张和纪年简并......
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信息传播,信息传播需要借助媒介得以实现。汉代统治者出于对信息的强烈需求,开辟驿道,设立驿站,促成驿站信息传......
简牍的应用与普及,是中国传播史发展中的特殊形态,是特定时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媒介,记载了秦至汉魏时期的文化发展状况,反映了......
《四时月令诏条》是一份在敦煌悬泉置出土的抄写本诏书,颁布于西汉元始五年(公元五年)。本文分析了《四时月令诏条》中的生态环境......
<正> 据今年1月京沪各报报道:历经两汉魏晋延续近四百年之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大量简帛文书,其中有墨迹残纸是研究纸史的珍贵文......
<正> 去末今初期间,京、沪等地一些报纸先后登载了甘肃省敦煌县悬泉置(古驿站)遣址发现有字迹的“西汉纸”的报道后,立即引起不同......
期刊
冯卓慧先生发表了《从〈四时月令〉诏条看汉代的农业经济立法》一文,对敦煌悬泉置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作了深入研究,其中既有"......
<正>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敦煌悬泉置汉代遗址发掘出土的泥墙墨书《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
<正>悬泉置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甜水井南的戈壁滩上,附近有汉、晋、清三个时代的烽燧遗迹。悬泉置为汉代......
悬泉汉简总计23000余枚,主要包括:邮置、邮书,过所与乘传(出行者的身份证明以及用车制度),诏书与各种官府文书,律、令等司法文书,......
<正>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通路线上规格最高的接待机构之一,类似的机构在694汉里的酒泉郡有11个,敦煌郡有9个。主要功能是负责过往人......
悬泉置受到敦煌、效谷两级政府的双重领导,以郡领导为主,级别大致与县相同,主官为啬夫。服务人员的来源除了官吏、戍卒,还有一大部......
《四时月令五十条》以法律"诏书"的形式,确立了以"四时"为基础的自然时序和人事活动应遵循自然时序的生产生活准则,突出了对自然资......
敦煌悬泉置发现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被定名为《四时月令诏条》,其释文现已发表。由于书写其内容的泥墙墙壁破......
<正>悬泉置遗址历经西汉、东汉,下限可至魏晋时期,前后延续近400年。这座汉代遗址发现于1987年,发掘始于1990年,是迄今我国发现最......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甘肃敦煌发掘的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处汉魏邮驿机构。本文根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