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风尚相关论文
金朝以中都(今北京)为京师达61年(1153-1214),此期是金朝国运的鼎盛期。中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文学的兴盛......
说起现代杂文,鲁迅是一个绕不开的巨大存在。受其影响并在其后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兴衰起伏、余音不绝的“鲁迅风”杂文,无疑是一个值......
不同时代和国度的作家对于"交际花"形象的描绘各有侧重,勾勒交际花形象在文学中的演变略史,我们能看到的便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肖像,......
《梅雨之夕》是由当代著名小说家施蛰存先生于1933年在上海创作完成的。20 世纪30 年代的上海已经成为现代性的大都市,人与人之间的......
后人对<沧浪诗话>采用以禅喻诗方式、倡兴趣主妙悟等指斥颇多,同时对它宗李杜而不宗王孟也提出质疑,本文认为严羽以禅喻法论诗、推......
清代桐城张英家族不仅科宦显赫,政治成就突出,而且在文学上也不乏英敏贤达之士。其文学科宦与清祚相始终,堪称有清一代文化家族之......
皇室对待文学的态度,往往对文学发展起着一种不知不觉的引导作用。本文选取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从曹操与“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南朝......
本文从译介学角度对近代福尔摩斯探案小说代表性译作,包括1896年时务报张坤德的初译本、1903年绣像小说本、1916中华书局全译本,进行......
在整合和分化中嬗变发展──现代杂文流派漫论姜振昌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特别是现代文学,是中国几千年文学史长河中流派最活跃的区......
"十七年"《人民文学》的头条作品具有特殊内涵,即政治导向性、工作指导性和舆论引导性。通过发表组合头条、转载作品、翻译作品和......
<正> 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说:“人根本没有本性,他所有的是……历史”。作家的心理经验积累就是作家的形成史。所谓“心理经验积......
唐宋古文运动述略(上)陈平原从公元581年隋文帝开国,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又是一个八百年。以八百年的时间跨度来把握文学风......
庾子山诗风格论叶树发,杜华平庾信(子山)是南北朝一个集大成作家,他体现了汉末以来四百年间的社会风尚和文学风尚,同时他又是中世纪的最......
刘义恭是刘宋皇室成员,又是朝廷重臣,而且是当时重要的作家。他的诗文既能够反映刘宋时期的政治状况,亦能够反映其时的文学风尚。......
本文将蔡邕的思想与创作放在东汉末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文风转变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首先描述了蔡邕三次入京的经过 ,并以此为线......
近两年来,如何开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怀有很大兴趣和热情进行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是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