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纪录电影相关论文
八月末,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试映室里,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了多集彩色纪录片《贵州风光》。 贵州,山的海洋。巍然苗岭,磅礴乌......
于运深,1937年生于山东蓬莱,1950年参军,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1965年1月任林彪办公室秘书。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被“办学习班......
人民电影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它密切配合了党的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在配合宣传......
在现代奥运会诞生之初,人们就用影像来记录奥运赛场,但早期的奥运影像都是零星的纪录片段,没有统一的艺术构思,因此还不能称为真......
人类如何安放自己的内心,如何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处,道家文化的远古智慧或许能为中西两端提供一个共同的参照。
How human beings s......
央视春晚在国内一度显得众口难调之际,它向海外游子和海外各界发出的信号,却显露了难以替代的意义。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始于......
<正>纪录片娱乐性审美感受是获得审美感受的众多途径之一。"突出时尚、猎奇和感官刺激因素的纪录片比诗意的表现出现得更早"1,例如......
以《墙头记》为例,结合地方文化发展特点,较深入的阐述了二人台独特的艺术魅力。二人台这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地方瑰宝艺术,......
1948年2月21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份指示电,征求对设计全军统一的军旗、军徽、帽花和臂章的意见,提出在我军更大规模地进行外......
回首五十年前的往事,我仿佛又回到了丁香花盛开的桑给巴尔岛,当年援助桑给巴尔人民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最有光彩......
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因病于今晨(8月15日)9时辞世,享年95岁。这位从60岁才开始创作交响曲的作曲家,在短短22年間雕琢出了......
一次神秘的会诊 1974年,当人们习惯于在新闻纪录电影里看到毛主席那熟悉的面孔时,并不知道此时毛主席因为患白内障已经有一年......
新闻纪录电影作为前电视时代观众接收信息的重要媒介,在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而逐渐式微的转型.媒介融合的后电......
“我一点遗憾都没有,因为我都是准备充分了才拍,没有把握的镜头我不会去拍” 7年前,顾筠已经34岁了,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十年,没......
陈仲元(以下简称陈):我们一直在关注年轻的摄影师,关注他们的工作状态和作品。你是什么时候进入舞台摄影这个领域的? 高尚(以下简称高......
1980年问世的《莫让年华付水流》是中国当代新闻纪录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编导秉持“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在创作中直面时代的......
【正】2002年1月1日,我国内地最早的纪录片专业化频道——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创办,每天播出19个小时的节目。主要栏目包括《纪录片......
【正】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反映生活的原生态,具有真实性和纪实性的特点。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是不断......
<正>一、生态影像概述关于生态影像的概念:简单来说,"生态影像"是指在相应的生态观念的影响下,创作者将生态意识自觉或者不自觉地......
本文根据新近发掘的满洲映画协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映")时期的《满映通信》(日文版)、《满映时报》(中文版)等影像资料,拟对"满......
对于中国新闻纪录电影而言,“新中国”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开端,同时也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征程。作为历史的“立体档案”与现实的“文献......
荷兰国际著名电影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手提摄影机走遍了世界,哪里有革命斗争,哪里就有伊文思的足迹。这位飞翔......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回顾和前瞻──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暨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而作高维进世界公认,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
当代电影从剧作到拍摄日趋纪实性,这是正在进行的电影观念改革的主要追求。情节的淡化,人物性格的复杂化,主题的多义性,表现手法(......
【正】 长期以来,新闻纪录片的发行放映渠道未能畅通,观众难以看到纪录电影。有的影院在故事片前加映新闻纪录片,是在观众乱哄哄地......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展览周》,于八月八日在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工......
<正> 机会难得,在新影厂著名编导陈光忠同志九月来沪参加“第二届中国新闻记录电影展览周”之际,我赶在开幕前去拜访了他。一见面......
<正> 周总理一九五八年说过:“纪录片要真实地反映时代的历史的特点,不能脱离历史,弄虚作假,不能用虚假的东西欺骗群众。……新闻......
<正> 七、新中国初期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1949—1957) 新中国的建立使新闻纪录电影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北京电影制片厂(......
<正> 一、早期的新闻纪录电影(1896—1920) 电影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1895年12月28日,法国里昂的青年实业家路易·卢米埃尔......
新闻纪录电影是时代的目击者,是历史的见证。它与时代的脉搏一致跳动,它和人民的心声息息相通。中国的新闻纪录电影从一开始就纪录时......
<正> 1992年12月18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等6个单位为荒煤同志文艺生涯60年召开了学术讨论会。荒煤同志从50年代到电影......
<正> 看过新闻纪录电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或电视影片《毛主席在中南海住过的地方》,总希望能读一读这两部影片的解说。......
<正> “史无前例”的浩劫年代过去后,新闻纪录电影创作园地里逐渐地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的影片献礼活动有如强力的......
<正> 这是各省建立以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为主的制片厂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工作会议。开这个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大跃......
本文对新闻纪录电影的人民美学进行了阐述。新闻纪录电影是人民电影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年间,它的产量接近故事片的两倍,“较故事片更有......
<正> 在我国新闻纪录电影创作中,绝大多数影片都采用解说的形式。过去有过《剪纸》、《轻骑姑娘》、《九寨沟梦幻曲》等新闻纪录片......
【正】 七年前,我随同伊文思和玛斯琳工作了三年之久,完成了《愚公移山》影片的摄影工作,相处日深,受益非浅。我曾试探着理顺自己......
近年来,在中国纪录电影创作中有一类影片非常引人注目,这就是以《周恩来外交风云》等为代表的 文献纪录片。所谓文献纪录片(西方称为......
以2015年奥斯卡获奖新闻纪录片《第四公民》以及《柴静雾霾调查》为例,分析在当今快速消费时代深度新闻报道与电影化叙事的结合,从......
文军同志: 因忙于赶《莫让年华付水流》的姐妹篇《美的呼唤》,未能及时复信,请谅。我认为,一个人要有所探求,要有一个目标。我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