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立相关论文
在迎接第一个教师节的目子里,我来到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南开园。在这里,我为周恩来等老一辈同志的革命活动所激励,同时,也为当......
方克立先生去世了!rn我是在网上微信群里知道的.这要感谢《衡水学院学报》主编魏彦红群主,她组建了一个“董仲舒儒学研究”群,邀我......
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创作过程中,中国哲学史研究是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种研究方法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综合创新”是一种文化发展观,要求以开放的心态全方位地汲取众多文化资源中的有利要素,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代表了马......
方克立先生主撰的《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谢青松编,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凡引该书只注页码)一书出版了,拜读之......
上世纪40年代,我用了大约5年的时间,研究中国的儒学统治,发现它是阻碍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近10余年来,正当中国向......
迄今为止,首先由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创造的综合”论,80年代继......
20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就百年中国思想史的广泛问题,特别是中、西、马的关系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笔者采访了中国社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三......
方克立先生在2006年首次提出其后得到充实的“马魂中体西用”论,标志着“综合创新”文化观的一种新理论的诞生。运用“同情之理解......
<正>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传遍世界,在中国扎根成长并开花结果,历经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习近平......
期刊
惊悉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方克立先生于2020年4月21日不幸因病逝世,......
要注意研究九十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方克立今年二月,我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到:在九十年代的“国学热”中,确实有人企图用孔夫......
“文化综合创新论”是张岱年提出的且为马克思主义学派树立起一面鲜明的文化旗帜。方克立大力倡导和宣传“文化综合创新论”,并将......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当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都无法正确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之......
2003年8月15日星期五晴 早上8时就从北京西客站乘的士赶到首都机场,但直等到9时才开始办理登机手续。而起飞时间却是12时半,一直在候......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在第十六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台湾辅仁大学,2009 年 7 月 8 日—11日)上,我提交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文化体用论评价》一文,主要评......
方克立,男,1938年生,湖南湘潭人。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1973年调到南开大学哲学系。1984年由教育部特批为......
评大陆新儒家“复兴儒学”的纲领方克立“复兴儒学”的政治宣言和思想纲领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不久,台湾《鹅湖》月刊分两期连载了大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课题,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
学位
方克立先生“最能心契和赞同的是张(岱年)先生倡导的‘综合创新’之义”,标志方先生“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第一境界或对这一文化观的契......
期刊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界所遇到的较为严峻的问题为:在文化发展中如何调和中、西、马三者之间的矛盾,并应将其分别置于怎样的地位。对......
期刊
方克立教授,1938年生,湖南湘潭人。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45年......